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技术进步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依据四川改革开放到现在的经济发展数据,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增长速度余值法结合运用,分析出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要素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快速增长趋势,但小于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模式仍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类型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
作者
李容
彭莉莎
机构地区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
出处
《商情》
2013年第27期1-2,共2页
关键词
索罗余值
经济增长模式
技术进步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刘志亭,张敏.
科技进步对青岛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分析[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49-55.
被引量:7
2
路琮,范英,魏一鸣,徐伟宣.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定量化分析的若干方法[J]
.中国管理科学,2000,8(S1):103-113.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崔占峰.
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子分离测算研究[J]
.重庆社会科学,2005(1):16-20.
被引量:10
2
程跃秋.
温州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05,21(06X):75-77.
被引量:13
3
张国初.
前沿生产函数、要素使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9):27-33.
被引量:19
4
欧阳武.
生产率度量的方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2):18-26.
被引量:5
5
边文莉,白凤山.
技术进步的非参数方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5(7):38-41.
被引量:5
6
吴强.
简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两种主要算法在我国的应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21(3):11-13.
被引量:11
7
孙巍,杨庆芳,杨树绘.
产出资源配置效率的参数测度与非参数测度及其比较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0(6):118-122.
被引量:11
8
陈伟,罗来明.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02(4):44-46.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6
1
黄正平.
基于经济增长因素生产率分析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376-377.
被引量:1
2
陶红军,冯中朝.
湖北省水产业投入要素贡献率计算及分析[J]
.河北渔业,2006(12):46-49.
被引量:3
3
陶红军,冯中朝.
湖北省水产业投入要素贡献率计算及分析[J]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2):14-18.
4
杨景富.
对泉州经济转型的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1):71-72.
被引量:4
5
赵修渝,皮俊锋,黄河.
重庆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分析与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02-104.
被引量:8
6
孙晓华.
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4):71-76.
被引量:27
7
何国民.
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8,24(7):120-122.
被引量:7
8
韦镇坤.
适宜技术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08(6):91-96.
被引量:4
9
韦镇坤.
适宜技术与经济增长——基于近年不同地区典型省份数据的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0):34-40.
被引量:2
10
徐辉.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灰色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5):190-192.
被引量:11
1
陈水莲.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北方经贸,2012(3):27-28.
2
张慧,朱立冬.
皖江城市带科技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6(18):35-36.
被引量:1
3
张文娟,乔媛.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09(18):135-135.
4
崔少华.
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7,2(5):73-75.
被引量:11
5
徐敬岩.
FDI在我国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情况,2005(7):8-11.
被引量:1
6
邵鸯凤.
基于C—D生产函数的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
.市场周刊,2006,19(10):210-211.
被引量:5
7
范镇燊,唐澍,黄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地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初步测算[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8):12-14.
8
陈颖,李强.
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局限与改进[J]
.科学学研究,2006,24(A02):414-420.
被引量:32
9
王全意,王筱欣.
重庆直辖10年以来三峡库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62-65.
被引量:1
10
褚保金,杨颖,吴川.
产业结构调整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2(2):45-51.
被引量:7
商情
2013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