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00年第3期4-6,共3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辽宁省科委"九五"重点研究项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之水稻专题
参考文献7
-
1赵成德,孙富余,田春晖,赵文生,刘兴远,佟淑杰,孙逢山.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Ⅶ.稻水象甲为害损失估计及防治指标的确定[J].辽宁农业科学,1997(5):12-16. 被引量:15
-
2-.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
3蒲垫龙.农作物害虫管理数学模型与应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
-
4杜正文,中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1991年
-
5蒲垫龙,农作物害虫管理数学模型与应用,1990年
-
6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1990年
-
7陈杰林,害虫防治的经济学,1988年
共引文献14
-
1肖铁光,周社文,李姣,孟祥建,李建和,何建云.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J].作物研究,2007,21(1):41-43. 被引量:14
-
2郭立兵,周社文,肖铁光,李姣,张佳峰.湖南省稻水象甲发生状况与防治[J].作物研究,2007,21(1):68-70. 被引量:12
-
3余海忠,杨璞,刘慧宏,杨霄,肖作安.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的控治策略研究进展[J].植物检疫,2008,22(2):108-111. 被引量:9
-
4李向阳,涂庆华,莫亿伟,龚洵胜,聂思桥,谭济才.氟虫腈、毒死蜱与啶虫脒对稻水象甲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2):1447-1450. 被引量:5
-
5孙富余,田春晖,项亚萍.辽宁省水稻害虫发生为害现状及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1999(1):28-32. 被引量:11
-
6李爱平,黄志农,文吉辉,曾燕清,胡胜辉.稻水象甲幼虫危害根系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1(8):94-96. 被引量:4
-
7陈彦,田春晖,李柏宏.12种杀虫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效[J].农药,2000,39(6):30-32. 被引量:14
-
8田春晖,孙富余,王小奇.辽宁省水稻害虫灾变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0(4):18-22. 被引量:5
-
9徐进,杨茂发,狄雪塬,师沛琼,邹晓.球孢白僵菌YS03菌株对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4):1630-1633. 被引量:9
-
10朱晓敏,骆家玉,田志来.我国稻水象甲研究进展与展望[J].吉林农业科学,2015,40(5):79-8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69
-
1肖海军,何海敏,薛芳森.二化螟滞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生物灾害科学,2012,35(1):1-6. 被引量:15
-
2赖向阳.二化螟枯鞘与枯心的关系及其在测报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1(5):517-517. 被引量:2
-
3邹钦.稻象甲和稻水象甲[J].植物保护,1989,15(1):50-51. 被引量:22
-
4赵成德,孙富余,赵文生,田春晖.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Ⅰ.稻水象甲的分布及其在辽宁疫区的发生现状[J].辽宁农业科学,1996(5):8-11. 被引量:14
-
5王金辉,陈运康,郑和斌,王争文,贺雪平.第一代二化螟枯鞘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及药剂防治指标研究[J].植物保护,2006,32(6):88-91. 被引量:5
-
6孙富余,赵文生,赵承德,田春晖,佟淑杰,李玉国,孙福平.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Ⅲ.稻水象甲化学防治技术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7(1):3-7. 被引量:14
-
7赵文生,田春晖,孙富余,赵成德,李玉国,孙福平.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Ⅳ.稻水象甲的种群动态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7(2):17-21. 被引量:14
-
8曾纪康.性诱剂预测水稻第一代二化螟发生期初报[J].植物保护,1986,12(5):33-34.
-
9宣维健 苏建伟 盛承发.1999年东北稻区二化螟出现不完全第二代[J].昆虫知识,2000,37(4):254-254.
-
10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稻象甲-1课题组.稻象甲-1发生为害与防治适期.河北农业科技,1990,(4):18-18.
引证文献5
-
1邓根生,张先平,孙敏,王晓娥.国内外稻水象甲研究现状[J].陕西农业科学,2005,51(2):55-56. 被引量:26
-
2王金辉,陈运康,郑和斌,王争文,贺雪平.第一代二化螟枯鞘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及药剂防治指标研究[J].植物保护,2006,32(6):88-91. 被引量:5
-
3田春晖,孙富余,王小奇.辽宁省水稻害虫灾变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0(4):18-22. 被引量:5
-
4盛承发,焦晓国,宣维健,齐晓宁,宋凤斌.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探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18(4):312-315. 被引量:14
-
5赫思聪,周淑香,李丽娟,高月波,毛刚,刘剑,孙康娜,李光雪,鲁新.二化螟危害水稻产量损失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4,61(1):157-161.
二级引证文献49
-
1焦晓国,宣维健,王红托,盛承发.水稻二化螟性诱蛾量与测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3):256-259. 被引量:15
-
2焦晓国,宣维健,盛承发.吉林省柳河县水稻二化螟发生期预测模型的建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4):365-368. 被引量:4
-
3焦晓国,宣维健,盛承发.用诱蛾量和有效积温模型预测东北越冬代水稻二化螟发生期(英文)[J].昆虫学报,2006,49(4):705-709. 被引量:3
-
4郑俊.稻水象甲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垦殖与稻作,2006(5):51-52. 被引量:2
-
5肖铁光,周社文,李姣,孟祥建,李建和,何建云.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J].作物研究,2007,21(1):41-43. 被引量:14
-
6郭立兵,周社文,肖铁光,李姣,张佳峰.湖南省稻水象甲发生状况与防治[J].作物研究,2007,21(1):68-70. 被引量:12
-
7杨捷.影响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效果的因素[J].温州农业科技,2007(3):7-10.
-
8江春,王育选.检疫对象─稻水象甲在我省发生规律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4):372-374. 被引量:1
-
9韩永强,侯茂林,林炜,郝丽霞,田春晖,苗淑梅.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2008,34(3):12-17. 被引量:19
-
10欧曙光,刘占山,李旭君,蔡湘衡.稻水象甲危害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江西植保,2008,31(2):87-89. 被引量:3
-
1肖悦岩.怎样计算病虫害经济阈值?[J].世界农业,1986(10):59-61. 被引量:1
-
2匡代选.茶小绿叶蝉类化学防治指标的计算[J].广西植保,1989(3):17-19.
-
3廖皓年,曾汉光,韦江,李世忠.稻纵卷叶螟化学防治指标的研究与应用[J].广西农业科学,1990,22(2):30-33. 被引量:1
-
4仇贵生,张怀江,闫文涛,殷万东,陈汉杰,岳强.苹果园二斑叶螨的经济为害水平[J].植物保护学报,2012,39(3):200-204. 被引量:8
-
5叶显华.歙县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54-154.
-
6邓烈.柑桔黄龙病防控对策建议[J].中国果业信息,2016,33(5):18-20. 被引量:2
-
7蒲金基,周文忠.芒果病虫害的监测化学防治指标和化学防治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2(6):45-48. 被引量:11
-
8韩长安.皖南山区稻瘟病化学防治指标的研究[J].植物保护,1990,16(S1):31-32. 被引量:1
-
9李正跃.害虫环境经济为害水平概念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7(3):30-33. 被引量:1
-
10刘华林.淮北地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措施简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