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疆策勒棉花特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探索棉花的高产途径 ,在新疆策勒县新垦沙荒地和策勒绿洲农区进行了多年棉花特高产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首创的双层双株特高产栽培模式 ,每公顷皮棉产量可以达到 3750 kg,较适宜的高产栽培品种为新陆早 7号、秦远 4号、冀棉 492等 ,每公顷实测产量分别为 40 0 2、 3843和3846kg。
作者
张鹤年
赵元杰
邵继红
孙永强
杨昌松
开塞.库尔班
买买提.艾提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策勒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棉花》
2000年第7期16-17,共2页
China Cotton
基金
中国科学院"九五"特别支持项目! (K2 95 T- 0 7- 0 4)研究内容之一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高产栽培
栽培模式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2.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75
参考文献
5
1
潘学标.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与持续发展前景[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19(4):44-46.
被引量:7
2
张鹤年.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区综合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研究[J]
.干旱区研究,1995,12(4):1-9.
被引量:54
3
吴玉新.
干旱荒漠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1997,24(9):27-28.
被引量:4
4
杨昌松,杨新春,开依沙尔.
策勒县新垦沙荒地棉花丰产技术试验研究[J]
.干旱区研究,1995,12(4):63-66.
被引量:1
5
纪从亮.
棉花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Ⅰ.棉花高产群体质量指标[J]
.江苏农业科学,1998,26(1):22-2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沈兆戎,董巨河.
对本世纪末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目标──1600万亩、150万吨的探析[J]
.新疆农业科技,1995(5):13-14.
被引量:1
2
娄春恒,李蕾,田立文.
新疆棉花生产的回顾与增产技术[J]
.新疆农业科学,1995,32(5):199-202.
被引量:4
3
朱震达.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沙漠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沙漠,1987(03).
共引文献
64
1
刘爱玉,陈金湘,余筱南,李瑞莲.
棉花群体质量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1,15(S1):44-49.
被引量:7
2
郭海峰,曾凡江,S.K.Arndt,曾杰,邢文娟,刘波.
洪水灌溉对策勒绿洲优势植物及生境的影响?[J]
.科学通报,2008,53(S2):140-146.
被引量:5
3
毛东雷,雷加强,李生宇,刘国军,郑则浩,薛杰.
新疆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地表沙物质理化性质空间差异[J]
.中国沙漠,2015,35(1):136-144.
被引量:12
4
白云岗,宋郁东,洪传勋,杨旭东.
环塔里木盆地绿洲生态防护体系建设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4):78-80.
被引量:5
5
刘玲,周桃华,高智谋,张海鹏.
密度与施钾量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5-66.
6
焊接检验及其设备[J]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6(6):16-17.
7
徐文修,牛新湘,边秀举.
新疆棉花光温生产潜力估算与分析[J]
.棉花学报,2007,19(6):455-460.
被引量:25
8
毋兆鹏.
中国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审视[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0):42-48.
被引量:4
9
阿布都沙塔尔.买买提明,瓦哈甫.哈力克,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马燕,张春轶.
策勒县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探讨[J]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6):1161-1166.
10
汪瑞清,庞成庆,杨国正.
氮磷钾肥和密度对抗虫棉DP99B产量的影响[J]
.中国棉花,2009,36(5):8-1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06
1
王延琴,崔秀稳,潘学标,潘仕梅.
棉花株间竞争对光能利用率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
.中国棉花,1999(8):19-21.
被引量:10
2
杨卫江,杜时玉,冯胜利,李堆牛.
新疆玉米品种演替调查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z1):10-10.
被引量:3
3
李雪,朱昌华,夏凯,甘立军.
辛酸甲酯、癸酸甲酯和6-BA对棉花去顶的影响[J]
.棉花学报,2009,21(1):70-72.
被引量:52
4
侯光良,刘允芬.
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J]
.资源科学,1985,15(3):52-59.
被引量:73
5
陈明荣,龙斯玉.
中国气候生产潜力区划的探讨[J]
.资源科学,1984,14(3):72-79.
被引量:56
6
邓根云,冯雪华.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J]
.资源科学,1980,10(4):11-16.
被引量:85
7
赵振勇,田长彦,马英杰,吕昭智,王平.
高密度种植下棉花群体质量主要指标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9-13.
被引量:20
8
肖厚军,蒋太明,夏锦慧,邓英.
贵州主要作物生产潜力估算与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5):580-583.
被引量:9
9
朱玉国.
棉花高密度栽培在棉花高产县及新疆的实践[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53-155.
被引量:6
10
钱振槐,曹克纯.
中棉12号贪青晚熟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J]
.新疆农垦科技,1994,17(2):10-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3
1
赵振勇,田长彦,马英杰,吕昭智,王平.
高密度种植下棉花群体质量主要指标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9-13.
被引量:20
2
朱玉国.
棉花高密度栽培在棉花高产县及新疆的实践[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53-155.
被引量:6
3
王平,陈新平,田长彦,张福锁.
不同水氮管理对棉花产量、品质及养分平衡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761-769.
被引量:56
4
缪新龙,柳延涛,李军,陈树宾.
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B06):62-64.
被引量:14
5
徐文修,牛新湘,边秀举.
新疆棉花光温生产潜力估算与分析[J]
.棉花学报,2007,19(6):455-460.
被引量:25
6
徐文修.
新疆绿洲农业耕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9):1837-1841.
被引量:3
7
赵强,张巨松,周春江,恽友兰,李松林,田晓莉.
化学打顶对棉花群体容量的拓展效应[J]
.棉花学报,2011,23(5):401-407.
被引量:74
8
姜伟,刘小平,郑国林,杨志芳,何良荣.
阿拉尔垦区中棉35高产栽培模式[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1,13(3):23-26.
9
田长彦.
新疆棉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科技对策[J]
.干旱区研究,2001,18(4):62-67.
被引量:40
10
邓雄,李小明,曾凡江,张希明.
策勒高产棉实验区两种棉花叶片不同生育期气体交换特征的比较[J]
.棉花学报,2001,13(6):361-36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75
1
李祥云,宋朝玉,王圣健,李振清,高峻岭.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棉花产量和主要品质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3):190-195.
2
李培岭,张富仓.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下水氮耦合对棉花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112-116.
被引量:17
3
杨艳敏,刘小京,孙家灵,欧阳竹.
棉花“双种双层”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光在冠层中分布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5):6-11.
被引量:5
4
姜卫兵,戴美松,费宪进,汪良驹,马凯,李传德.
江南地区大棚栽培条件下杏品种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4):32-37.
被引量:2
5
刘宏平,田长彦,马英杰.
棉花植株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肥推荐指标体系的建立[J]
.干旱区研究,2005,22(4):541-546.
被引量:13
6
马旭,田长彦,冯固,向祥盛,张惠文,郭杰,吐尔逊娜依.
新疆棉田化肥资源施用与产出效率特征[J]
.干旱区研究,2006,23(2):375-379.
被引量:6
7
管瑶,张忠学,王贵作,王柏,周欣.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与新疆棉区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226-227.
被引量:11
8
张炎,侯秀玲,王晓静,李磐.
优化氮肥管理对膜下滴灌海岛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4):122-125.
被引量:12
9
王建勋,庞新安,伍维模,胡云喜.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种植气候生产潜力分析[J]
.干旱区研究,2006,23(4):623-626.
被引量:16
10
张建新,王爱云,王丽玲.
二种灌溉方式下磷在土壤中空间运移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30-33.
被引量:1
1
巴吐尔.依地热斯,麦提亚森.热杰普,那斯尔.托合提库尔班,热比古丽.司马伊.
策勒县花生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84-85.
被引量:1
2
陈绪兰.
库尔勒市棉花双层双株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棉花,2002,29(9):39-39.
3
阿布力孜.哈得尔,达拉列汉.
棉花双层双株留苗方式试验总结[J]
.新疆农业科技,2003(z1).
4
陈树宾,高振江,李鲁华.
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发展潜力的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2):156-159.
被引量:4
5
林祥群,于磊,鲁为华.
施肥对绿洲农区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07,24(9):48-51.
被引量:16
6
李鲁华,安瑞民,柳延涛,李丽红,吕新.
绿洲高油玉米发展潜力的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332-335.
被引量:1
7
邹陈,吉春容,黄健,曾凡江,李新建.
风沙对策勒开花期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226-230.
被引量:4
8
陈绪兰,伊犁农,陈祥.
棉花双层双株高密度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02(3):13-13.
被引量:1
9
麦提亚森.热杰普.
策勒县达玛沟乡良种场小麦“3414”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6(5):23-23.
10
李艳霞,鲁为华,于磊,赖先齐.
绿洲农区不同苜蓿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355-357.
被引量:5
中国棉花
200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