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8-38,共11页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同被引文献774
-
1李翠玲.“家园”追寻与社区治理的价值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20,0(1):53-57. 被引量:12
-
2周尚君.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J].中国社会科学,2021(5):150-168. 被引量:64
-
3黄鲜桃.安然事件对高校负债的启示[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S1):35-36. 被引量:1
-
4佘君.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5):33-37. 被引量:10
-
5潘健.困窘的教育评估: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2001(24):8-10. 被引量:2
-
6吴三忙,和文征.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04,26(1):51-55. 被引量:4
-
7彭华安,彭满阳.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独立学院治理结构的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0(2):104-106. 被引量:9
-
8梁琦.西方证券评级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1999(11):41-44. 被引量:6
-
9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被引量:483
-
10贾根良.重新认识旧制度学派的理论价值[J].天津社会科学,1999(4):48-53.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98
-
1徐彪,张士伟,郭宏骞,朱安钦.公众疫情防控制度感知对遵从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20(4):24-49. 被引量:12
-
2杨小娟.制度与企业效率关系的理论研究[J].经济师,2006(6).
-
3陈锐.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约束转换[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4):43-45. 被引量:5
-
4李辉.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的政府竞合机制构建陷阱及其治理[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3(3):34-37.
-
5颜丙峰,吕朝晖.对我国大学排行榜评价的几点质疑[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99-102. 被引量:9
-
6阮建军.参与主体多路径战略选择与区域经济合作体稳定性分析——基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实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5(2):168-170. 被引量:3
-
7王蓓蓓.治理伦理: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J].上海经济研究,2005,17(10):65-71. 被引量:7
-
8张继平.制度转型的文化制约:文化社会学的一个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2):295-298. 被引量:3
-
9于淼.制度变革与重构:中国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基石[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3):29-30.
-
10范乐.我国通信市场管制制度预期与结果的非线性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5):91-92.
二级引证文献519
-
1史新民,沈文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会”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2):68-72. 被引量:10
-
2黎明辉,王经北.近年来国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21(5):13-18. 被引量:2
-
3杨莹.现代学徒制模下机务人才校外规范化培养[J].质量与市场,2020(24):159-160.
-
4侯琮,王一涛.独立学院转设的症结研判和路径前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1(5):25-33. 被引量:13
-
5江保国.论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民商事判决互认制度的变迁与成型[J].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19,22(2).
-
6杨新春,张万红,张立鹏.独立学院转设的动因、困境及对策再探析——以江苏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21(4):20-27. 被引量:20
-
7肖湘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以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2024(13):46-50.
-
8杨胜利,王伟荣.产业结构升级、教育与流动人口收入——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0(12):49-62. 被引量:6
-
9张剑源.人们因何团结?——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科学主义、责任伦理与法治[J].清华法学,2021,15(2):108-120. 被引量:2
-
10赵晓婧.独立学院办学模式问题、挑战及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4):146-148.
-
1茅于轼.中国改革的制度观[J].改革与战略,1994,10(6):13-17. 被引量:1
-
2耿刚德,钟春仿.新制度观下“中国模式”的新解读[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1-2.
-
3茅于轼.中国改革的制度观[J].财政监督,2004(9):4-6.
-
4程承坪.作为价值观的社会主义——重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探索与争鸣,2017(3):104-111. 被引量:4
-
5林治洪,陈岩,秦学志.中国对外投资决定因素——基于整合资源观与制度视角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2,28(8):165-166. 被引量:24
-
6刘汉辉.制度与马尔萨斯的制度观——重读《人口原理》[J].人口学刊,2002,24(5):29-32. 被引量:1
-
7严清华,吴广灼.博弈论视角的制度观[J].当代财经,2007(10):23-28. 被引量:5
-
8张勇.制度的定义和作用及其对发展的意义——兼论马克思的制度观与发展观[J].经济学家,2015(4):21-28. 被引量:11
-
9谭庆刚.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5):3-6. 被引量:1
-
10卢现祥.论中国人的制度观[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6):3-10.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