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20orf194基因rs6051702位点和ITPA基因rs1127354位点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42例、健康人群203例,提取上述两组人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两个位点的焦磷酸测序;对208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并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线、2 w、4 w、12 w对患者进行血常规、HCV RNA定量检测。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我国健康人群rs6051702及rs1127354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3%、15.8%,与欧洲和日本接近,但水平略低。(2)2、4、12 w血红蛋白下降量与rs1127354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等位基因具有保护作用。(3)2、4、12 w血红蛋白下降量与rs6051702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的关系无显著差异(均P>0.05)。(4)rs1127354位点4 w血红蛋白降低超过3 g/dl的CC组与AC+AA组存在差别(P=0.001)。结论 (1)rs6051702位点、rs1127354位点在慢性HCV感染者、健康人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rs6051702位点与抗HCV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下降量无相关性。(3)ITPA基因rs1127354位点与抗HCV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下降量呈明显相关,含A等位基因(AC和AA型)的患者贫血程度较CC型的低,提示A等位基因为保护基因,可用来预测患者抗HCV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并指导早期调整利巴韦林剂量。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59-2761,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