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子学院网络课程设计探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政府向世界推广的软实力——汉语,得到了世界主流舆论的一致好评。作为其推广策略之一,"孔子学院"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其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师资缺乏、教材不统一、教学手段不丰富等问题在其发展中引起高度关注。本文从孔子学院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优势以及研究和设计三个层次,论述孔子学院网络课程设计流程,对孔子学院,特别是网络课程的发展起到建设性作用。
作者
梁琳
孙晓慧
机构地区
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年第6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孔子学院
网络课程
课程设计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王妹妹.
针对孔子学院的网络教学研究[J]
.文教资料,2011(10):197-198.
被引量:4
2
张加明,李娥,李玮,杨华祥.
武汉地区大学生国学教育调查与分析[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106-109.
被引量:4
3
张奥.
孔子学院传达中国传统伦理精髓与存在的问题[J]
.邢台学院学报,2012,27(3):182-184.
被引量:2
4
朝黎明.
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与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12):162-163.
被引量:3
5
于鹤,荆雯.
孔子学院的发展经验对中国乒乓球学院创建的启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9):20-2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陈强,郑贵兰.
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73-76.
被引量:16
2
张国祚.2010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
3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2.
4
鲍鹏山.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3.
5
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24.
6
顾村言.孔子学院真的代表中国的“软实力”吗[N].东方早报.2009-12-07.
7
记者.孔子学院为世界讲述中国[N].环球时报,2008-01-18.
8
澳大利亚亚洲问题专家.中印日软实力谁占上风[EB/OL].[2006--05-20].http://news.china.com/zh-cn/newsl00/11038989/20060520/13333608.
9
百度百科.中国乒乓球学院[EB].http://baike.baidu.com/view/4536033.htm.
10
何坦野.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共引文献
10
1
张人仁,马淑娴.
从思政视角看线上教育与学校教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3):196-197.
被引量:1
2
祁福雪,王彦颖.
职业院校国学进课堂现状调查报告[J]
.辽宁教育,2013(2):19-21.
3
王丽,朱宏.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探析[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3):106-108.
被引量:11
4
刘笑盈.
基于维普网的“网络孔子学院”现状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1):26-28.
被引量:2
5
张兴旺.
国学教育与大学生德育之耦合[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2):158-160.
6
孙璐瑶,濮桂芳.
网络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建议[J]
.世界教育信息,2016,29(23):67-71.
7
于二慧.
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与就业探讨[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1):114-117.
被引量:3
8
王璐,张晓露.
中英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与特点探析[J]
.山东高等教育,2018,6(2):13-20.
被引量:2
9
常丽红.
外国人学汉语免费网站内容建设的现状探索[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1(2):4-7.
10
赵润孝.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文学教育,2019,0(10):160-16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马旭,赵绮娣.
孔子学院: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传播[J]
.新闻界,2011(2):31-32.
被引量:10
2
张玲.
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J]
.大家,2010(14):45-46.
被引量:1
3
常大群.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传播初探[N].光明日报,2010-04-28(011).
4
马相武.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N].经济参考报,2007-08-10.
5
朱永海,舒予.彰显孔子学院的对外文化传播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02.
6
周戎.孔子学院助力中国对外文化传播[N].光明日报,2008-12-05.
7
陈刚华.
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孔子学院的意义[J]
.学术论坛,2008,31(7):162-167.
被引量:46
8
吴瑛.
文化传播:从天主教耶稣会到孔子学院[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3):24-26.
被引量:5
9
董璐.
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不同理念下的跨文化传播[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4):101-107.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1
1
陈铭溪.
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7):149-15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开娟,马晟,毛旺.
“一带一路”背景下武术对外传播途径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7,39(1):86-89.
被引量:13
2
黎晓勇.
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路径创新研究[J]
.中华武术,2024(4):78-81.
1
蒋海琳,许勇,孙彩兰.
格式塔理论在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
.东南传播,2009(6):87-88.
被引量:2
2
蒋海琳,许勇.
格式塔理论在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9(4):72-74.
被引量:1
3
毛丹平.
这世界我们同受煎熬[J]
.学习博览,2011(10):62-63.
4
邓果丽,孙晓华,冼吉昌,黎志亮,何承.
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4):83-86.
被引量:3
5
孔萱.
你知道孔子学院吗?[J]
.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2009(1):48-48.
6
李宝敏.
网络课程设计: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J]
.全球教育展望,2009,38(11):34-39.
被引量:10
7
解红晖.
双向互构:人工自然与天人关系的发展之路[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5):74-78.
被引量:2
8
李凤彩.
论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本地化基督教文化推广策略——以英国传教士伯格理为个案[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9):143-145.
9
银星严.
体验式心理教育的方案设计探究[J]
.大家,2012(3):101-101.
10
陈广元.
互相尊重 促进和睦[J]
.中国宗教,2006(3):16-17.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