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香港20世纪80年代以来聊斋题材电影改编论 被引量:2

On the Movie Adaptations about Liaozhai Subject in Hong Kong since the 1980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伴随着政治语境、地缘特征和文化消费的时代变化,香港的聊斋题材电影改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表现重心上经历了由鬼怪彰显到情感填充的自觉游移,在影像美学上则发生着从狂乱凌厉向平和典雅的转换。这种变偏重影像奇观而为趣味性与认知性并重的改编倾向在聊斋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双向缝合中,既有力地激活凝聚在鬼怪灵异文学想象中的民族记忆,又促进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承袭、改写与创新,对台湾和内地的电影改编有着重要的镜鉴意义。 With the times changes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 geo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movie adaptations about Liaozhai subject matter in Hong Kong since the 1980s have had a conscious moving from ghosts revealing to emotion padding, the image style occurred to a conversion from untidiness to elegance. The adapted tendency from emphasizing on image wonders to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interesting and cognition in the seaming between Liaozhai culture and times spirit not only stimulated the national memory in ghosts literary imagination, but also inherited, adapted and innovat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had important referenced significance to the movie adaptation in Taiwan and China's Mainland.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1,共6页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井冈山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R10048)
关键词 香港 电影改编 聊斋小说 鬼怪形象 时代精神 movie adaptation Liaozhai stories Hong Kong ghost image times spiri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巴黎:PUF出版社,1942年,第1页.
  • 2蒲松龄.《聊斋志异》(全校会注集评),任笃行辑校,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1244、179页.
  • 3肖向明,杨林夕.古代文学“鬼”文化之流变[J].学术界,2007(2):246-255. 被引量:9
  • 4颜翔林.当代神话及其审美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9(3):172-185. 被引量:13
  • 5[美]丘静美.《跨越边界--香港电影中的大陆显影》,唐维敏译,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 6[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68页.
  • 7罗雨田.《陈嘉上访谈:我曾想放弃<画壁>》,载《大众电影》,2011年第18期,第18页.
  • 8陈嘉上.《<画皮>是中国魔幻大片的新"起点"》,载《中国电影报》,2008年8月28日.

二级参考文献49

  • 1殷国明.现代小说艺术中的神秘的象征和隐喻[J].小说评论,1988(5):54-57. 被引量:2
  • 2洪鹭梅.人鬼婚恋故事的文化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0(4):88-97. 被引量:10
  • 3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23页.
  • 4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 5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9页.
  • 6约翰·维克雷编.《神话与文学》.潘国庆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3-14页.
  • 7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85-186页.
  • 8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 9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09页.
  • 10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