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公路──东南亚和南亚区域合作的生命线
被引量:8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8-41,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同被引文献46
-
1韩继伟.“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晴隆“二十四道拐”的形成及作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6):101-107. 被引量:12
-
2黄河.抗战生命线——中印公路[J].云南档案,2005(4):29-31. 被引量:2
-
3陈继东,周任.中国和印度在石油供给新来源上的竞争态势与合作动向[J].南亚研究季刊,2005(3):14-21. 被引量:4
-
4屈平.史迪威公路今昔谈[J].广东党史,2005(6):45-47. 被引量:1
-
5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2):72-77. 被引量:5
-
6罗用能.“24道拐”及其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可能效应[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4-19. 被引量:3
-
7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41.
-
8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9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写委员会.中国公路运输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276.
-
10牟之先,凯利·汉姆.史迪威公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8
-
1韩继伟.“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晴隆“二十四道拐”的形成及作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6):101-107. 被引量:12
-
2杨黔云.再论史迪威公路的价值[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1):109-111. 被引量:1
-
3韩继伟,张任之.从区域经济辐射理论视角看史迪威公路经济走廊打造[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4):20-23. 被引量:1
-
4韩继伟.史迪威公路在“二战”中的战略地位与历史作用[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20. 被引量:2
-
5韩继伟,张任之.从史迪威公路重开看中缅印自由贸易区构建[J].社科纵横,2011,26(12):53-56. 被引量:1
-
6韩继伟.史迪威公路与战时美援物资运输[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5):116-120. 被引量:4
-
7韩继伟.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交通与晴隆“二十四道拐”[J].贵州文史丛刊,2015(1):88-94. 被引量:2
-
8韩继伟.从史迪威公路“24道拐”看美国军事援华物资运输[J].兰台世界(上旬),2013,0(1):41-42.
二级引证文献16
-
1卓雅.“二十四拐”地方抗战史的湮没、重现与传播[J].抗战文化研究,2020(1):195-204.
-
2韩继伟.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体现、象征与标志[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21(1):94-103.
-
3韩继伟.“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晴隆“二十四道拐”的形成及作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6):101-107. 被引量:12
-
4泽桑梓,季梅,闫争亮,刘凌,周平阳,弄扎.滇缅公路薇甘菊危害状况调查初报[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5):67-70. 被引量:7
-
5韩继伟.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交通与晴隆“二十四道拐”[J].贵州文史丛刊,2015(1):88-94. 被引量:2
-
6卓雅.历史性与地域性交节点的民族叙事——浅析电视剧《二十四道拐》中特殊而真实的黔西南抗战[J].中国电视,2016(1):93-96.
-
7苏凯文,沈宇风,潘瑶,沈立新.缅北地区腾密路沿线农村生计和减贫的初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1-6.
-
8李容芳.从历史性到实践性:滇缅公路空间生产与转向[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20-25.
-
9陈柳晓,唐伯明,张勃,向浩.“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车辆行驶轨迹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4):47-54. 被引量:3
-
10陈柳晓,张勃,唐伯明,向浩,戴广雷.“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事故预测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3):83-90. 被引量:1
-
1钟雁明.云南区位优势可能弱化[J].中国经贸,2006(5):40-41.
-
2乔振祺.“监控”青海湖[J].中国报道,2011(11):68-69.
-
3孟雪锋.除了雪 斯里兰卡什么都有[J].时代人物,2016,0(12):120-122.
-
4李萍.明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对外贸易[J].岭南文史,2000(1):15-20. 被引量:3
-
5吴瑜.乌鲁木齐市出口贸易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对外经贸,2013(6):29-31.
-
6段兆顺.茶马古道的生命力[J].普洱,2017,0(3):76-81.
-
7李彦婷,赵丽.云南省建设通信桥头堡满足我国与两亚国家间的通信需求[J].世界电信,2014(5):45-49.
-
8杨伯震.哈尔滨称号两议[J].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2004(5):35-36.
-
9亦姝.自然风光张家界[J].长寿,2003(10):56-57.
-
10曾乐义.菜鸟学购车[J].大观周刊,2006(10):5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