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从宏观方面看,它包含"天人合一""万物平等""崇俭爱物"等传统自然观,这些传统思想观尽管缺乏理性的科学思维,但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和战略意义。
作者
吴伟佳
机构地区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出处
《前沿》
2013年第9期62-64,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传统自然观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
当代价值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5
1
余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30.
2
陈万求.
自然之思: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77-81.
被引量:8
3
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
4
杨明辉.
中国古代勤俭思想的发展[J]
.学海,2009(6):49-52.
被引量:5
5
戴锦,程砚昆.
技术生态化问题[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2):21-2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颜氏家训·勉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老子·三十七章》.
3
《老子·五十九章》.
4
《墨子·非命中》.
5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6
贾谊.《新书·瑰玮》.
7
诸葛亮.《诫子书》.
8
陆楫.《蒹葭堂稿》.
9
曾国藩.《曾国藩文集》,《杂著》卷四《将赴天津示二子》.
10
曾国藩.《曾国藩文集》,《杂著》卷三《劝诫委员四条》.
共引文献
93
1
王宇.
对手机短信不道德言语行为的伦理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87-89.
被引量:1
2
梁涛.
乐正氏之儒的“泛孝论”及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上)[J]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1):12-16.
被引量:4
3
李娟,付以琼.
关于君权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理性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2):92-95.
被引量:1
4
丁原明.
先秦儒家的和平观[J]
.管子学刊,2007(1):45-49.
被引量:3
5
徐晓鹰,曹灵芝,王翠玲.
山东省工业发展的区域特征[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6):19-24.
被引量:3
6
彭岩.
成公绥《啸赋》的音乐美学思想初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11):79-82.
被引量:1
7
李艇.
试析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美学影响深远的原因[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2):57-58.
8
李保强.
教学目标体系建构的理论反思[J]
.教育研究,2007,28(11):53-57.
被引量:38
9
轩小杨.
论孔子“和”的音乐观[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143-145.
被引量:1
10
徐柏才.
诚信道德的历史渊源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177-180.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23
1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4):4-5.
被引量:391
2
刘小英.
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5):673-678.
被引量:23
3
周生贤.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
被引量:1
4
荣开明.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
.江汉论坛,2011(2):29-35.
被引量:16
5
白杨,黄宇驰,王敏,黄沈发,沙晨燕,阮俊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1,31(20):6295-6304.
被引量:157
6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
.资源科学,2013,35(1):2-13.
被引量:456
7
解振华.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32-138.
被引量:24
8
牛文元.
绿色中国之路:从理论走向运作——评张智光教授著《绿色中国》系列专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8-10.
被引量:3
9
谢高地.
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
.新视野,2013(5):25-28.
被引量:3
10
高红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42-4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
1
刘金龙,赵佳程,时卫平.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J]
.开放时代,2020(3):12-2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刘金龙,时卫平,龙贺兴.
西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战略判断及建议[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79-84.
被引量:6
2
易可,莫烁未,王珏.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黄泥鼓舞英译研究[J]
.现代英语,2021(6):53-55.
3
刘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的理论探源与价值重塑[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0(6):29-34.
被引量:2
4
陈志锋,夏小凡,李红.
关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知状况的调查——以海南医学院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2021(20):177-179.
5
蔺卿.
新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保护利用策略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21,44(5):1483-1488.
被引量:8
6
刘金龙.
断鼻家族象群迁徙: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新起点[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3):76-81.
7
周萍,甘园园,刘均明,邓建明,潘志流.
洪潮江水库水质超标风险与治理对策[J]
.绿色科技,2022,24(20):82-85.
8
邹亚锋,王淇,张倩,邓小璐,许章华.
西部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状况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23,32(12):89-103.
被引量:2
9
张腾飞.
新时代旅游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J]
.商展经济,2024(10):56-60.
1
王素华.
论爱默生对传统自然观的解构[J]
.读书文摘(中),2016(1).
2
舒玲.
谈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J]
.学习月刊,2009(22):24-25.
3
张丽荣.
树立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生态自然观[J]
.生态文化,2014(3):8-9.
4
秦桂秀.
浅论东西方传统自然观的差异[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6):15-17.
被引量:2
5
许惠,蔡普民.
环境伦理学视阈下新自然观的构建——兼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伦理取向[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6):31-34.
6
贡华南.
回归自然何以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回答[J]
.天津社会科学,2007(4):42-46.
被引量:2
7
包国祥.
蒙古族传统自然观与当代生态伦理学[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11-15.
被引量:3
8
李世书.
自然观、生态危机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71-74.
被引量:4
9
孙雄.
生态神学——当代基督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
.现代哲学,2001(3):78-82.
被引量:6
10
谷兰.
从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传统自然观[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7,0(3):80-80.
前沿
201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