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性别视阈下的启蒙困境——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塑造新女性为例 被引量:5

Enlightenment Predicament from the Gender Perspectiv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性别视角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新女性的塑造主要由男性倡导和推动,旨在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致使新女性遭遇的诸多困境,凸显出个人解放与社会制度转型的矛盾,女性解放与男权中心为基础的社会运动之间的冲突。延伸到其后中国共产党把妇女解放统摄到阶级、社会解放的出路选择,女性获得的始终是在不触动男权制的权力框架内的有限解放。 Examining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from the gender perspective, th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shaped women and liberated the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he dilemma of women highlighted the contradictions of personal lib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women's liberation and the patriarchal center-based social movements. This was extended under the China Communist Party, which unified women's liberation from class and social liberation. Within the patriarchal framework, women could only experience limited emancipation.
作者 张文灿
出处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2-95,共4页 Journal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成果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女性 困境 男权制 gender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shaped women dilemma patriarc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吴虞.《女权平议》[J].新青年,1917,3.
  • 2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1918,(6).
  • 3胡适.《美国的妇人》[J].新青年,1918,5.
  • 4胡适.《通信·论译戏剧》[J].新青年,1919,6.
  • 5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 6毛泽东.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N].大公报,1919-11-16.
  • 7鲁迅.娜拉走后怎样?[A].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8中东路女职员要求待遇平等[N].妇女周报,1924-02-13.
  • 9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 10陈独秀.《每周评论》发刊词[N].每周评论,1918-12-22.

二级参考文献20

  • 1K.B.舍维廖夫.张国焘关于中共成立前后情况的讲稿[J].百年潮,2002(2):52-57. 被引量:62
  • 2李丹阳,刘建一.《上海俄文生活报》与布尔什维克早期在华活动[J].近代史研究,2003(2):1-43. 被引量:28
  •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
  • 4《张太雷关于中闺革命运动情况的报告》,《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运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48-49页.
  • 5《中大热烈追悼南北烈士》,《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5月24日.
  • 6《英国档案中与李汉俊有关的记载》,《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3页.
  • 7《维经斯基给某人的信》,《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第28页.
  • 8《维连斯基-西比里亚科夫就国外东亚人民工作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第39,40,41页.
  • 9《维经斯基给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信》,《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第32,34页.
  • 10《袁振英的回忆》,《“一大”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2页.

共引文献155

同被引文献6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