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04
-
1王同明,闫鹏展.网络课程中导航系统的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7(4):30-33. 被引量:10
-
2李海霞.网络环境下企业培训模式的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5):55-58. 被引量:3
-
3任为民.关于网络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再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6(4):1-5. 被引量:23
-
4杨自文,钟海荣,耿筠.美国的远程研究生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4):75-78. 被引量:3
-
5杨明全.国外远距离教育理论述评[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3):75-78. 被引量:10
-
6纪河.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08S):9-15. 被引量:64
-
7江声皖.开放远程教育的基本理念[J].中国远程教育,2004(08S):16-18. 被引量:5
-
8李康.现代远程教育若干理论之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4(09S):11-14. 被引量:28
-
9张金山.开放教育与素质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4(09S):19-21. 被引量:6
-
10宋述强,王小明.欧洲国家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现状综述及对我们的启示[J].继续教育,2005,19(6):60-6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24
-
1周礼良.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因应WTO的战略审视[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11-15. 被引量:3
-
2许智宏,肖国玺.一个超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1,22(4):79-81. 被引量:1
-
3李建军.电大教育模式多方位整合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3(2):5-8. 被引量:1
-
4陈达伟.电大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3(4):23-26.
-
5黄建如,刘瑞芹.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适应终身教育需求的变革[J].大学教育科学,2005(2):79-82. 被引量:5
-
6王锦红,李梅.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B):111-111. 被引量:9
-
7王长丰,牛全营.远程教育媒体资源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综合),2006(10):74-76. 被引量:1
-
8牛全营,乔海军.试论远程教育多媒体资源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3):151-153. 被引量:5
-
9李海霞.国外远程职业培训的现状与特点浅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7(11S):73-76. 被引量:8
-
10张新兰.国外远程教育五种理论比较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4):60-62.
二级引证文献167
-
1陈智,陈戍波.浅析教育电视在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中的地位[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3(2):91-95. 被引量:2
-
2刘涛.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J].科技资讯,2005,3(25):97-98. 被引量:3
-
3易冬梅.网上信息传播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和应对措施[J].情报资料工作,2004,25(S1):156-156.
-
4曹静.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6(16):145-146. 被引量:1
-
5朱枫.论我国网络教育对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8(18):58-59.
-
6李应霞,王卫星.互联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问题初探[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19-22. 被引量:3
-
7李亚利.高职学生应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22-24. 被引量:3
-
8赖志勇.“网络远程教育”的立法规制初探[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17(S2):92-94. 被引量:1
-
9王忠才,朱立新.大学生体育网络课程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9):26-27. 被引量:2
-
10卢迎安.网络对高等学校教学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2,4(4):112-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