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郑小驴论——兼及一种“青春文学”的再生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同时代 我在这里要讨论的对象,青年作家郑小驴,是我的同时代人,“出生于同一时期、具有共同的历史经验,因而显示出相类似的精神结构和行为式样的同时代人”。在社会学家看来,当我们试图理解社会和精神运动的结构等问题时,“代际”或者“世代”的考察视角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向导。因了共同承受的历史事件、社会变革,同时代人会形成此一代际所特有的社会心理、文化品格、精神结构乃至群体意识;但无疑,即便共同于一段时空而存在于世界上,人与人之间也不可避免形形色色的差异。诚如彼得·伯克提醒,“世代”应该被处理成“想象的共同体”,“每一代的成员分享某种经历和记忆……他们可能没有共同的信仰或价值观,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回应着相同的境遇”。所谓的“同在”、“同时代”,并非假设同质、合流、无差别,而是预期在众数、多元、异质、个体、对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参与、“不齐而齐”。
作者 金理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43,共10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0

  • 1陈映芳:《世代论与青年研究》,《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第32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 2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研究,收入《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3彼得·伯克(PeterBurke):《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182页,姚朋等译,刘北成修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 4吉奥乔·阿甘本,王立秋.何为同时代?[J].上海文化,2010(4):4-10. 被引量:38
  • 5郑小驴.一眼望不到尽头(创作谈)[J].西湖,2009(3):19-20. 被引量:1
  • 6陈思和:《笔走龙蛇》"新版后记",《笔走龙蛇》,第424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
  • 7雪莱.《为诗辩护》.缪灵珠译.《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71页.
  • 8陈世骧.《(夏济安选集)序》,《陈世骧文存》,第194、195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 9金理《初识郑小驴》,《芙蓉》2012年第5期.
  • 10王德威.《魂兮归来》,《现代中国小说十讲》,第365,366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4

  •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小说全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 2吴趼人.《新石头记》[A]..《吴趼人全集》第六卷[C].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7页.
  • 3鲁迅.《月界旅行辨(弁)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151页.
  • 4红溪生等.《海底旅行》,《新小说》,1902年第1卷第2期,第36页.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