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郭沫若1936年历史小说的忧患意识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36年日本"二·二六"政变发生后,深知祖国"处在国难严重的时代"的郭沫若接连写作了四篇历史小说,它们充满了忧患意识:既忧祖国之多难、又叹民生之多艰,还哀个人之穷途。
作者 邹佳良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2期69-71,共3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郭沫若.从典型说起[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 2秦川.郭沫若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 3廖久明.“便是阋墙的兄弟应该外御其侮的”——略谈郭沫若1936年的三件事[J].郭沫若学刊,2005(4):18-22. 被引量:3
  • 4[美]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 5郭沫若.贾长沙痛哭[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 6郭沫若.齐武士比武[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 7中国近代经济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7.
  • 8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A].王利器.史记译注(1)[M].陕西:三秦出版社,1988.11.
  • 9郭沫若.跨着东海[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 10蔡震.“去国十年余泪血”(上)——郭沫若流亡日本的心理历程[J].郭沫若学刊,2006(3):78-8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