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建国初期的接受与转化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作为一面高举的旗帜,一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原则。作为历史存在中的概念,因为有太多的意识形态附加因素使其意义复杂化,为今天的文学史研究埋下许多伏笔,为后人的阐释留下理论空间。从当代文学史思想话语资源发生学的角度,梳理概念的源起与演变过程,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与苏联文艺方针的潮起潮落密切相关,它在中国接受转化过程中被附加和规定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
作者 郭力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53203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日丹诺夫.在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的讲演[G]∥苏联文学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23-24.
  • 2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G]∥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82-183.
  • 3习仲勋.对于电影工作的意见.电影创作通讯,1953,(1).
  • 4冯雪峰.冯雪峰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33-385.
  • 5敏泽.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些错误理解[J].文艺报,1953(12).
  • 6周扬.为创作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J].文艺报,1953(19).
  • 7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J].人民文学,1956,(6):24-24.
  • 8林默涵.社会主义,还是修正主义[N].人民日报,1958-05-03.
  • 9阿尼西莫夫.现实主义问题与世界文学[G]∥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71.
  • 10谢尔宾纳.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G]∥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7.

共引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