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文化基础课引导自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全省职业学校开展"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的背景下,探索构建文化基础课新型教学模式,形成"课程引导、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关注差异、评价激励"的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
何语华
机构地区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出处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3年第6期54-57,共4页
基金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重点课题“中职公共基础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11050133,主持人:何语华)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中职
文化基础课
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洪明,余文森.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11(3):47-50.
被引量:55
2
.学得会用得上才是有实效的文化课[N].中国教育报.2008(00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许爱红,刘延梅,刘吉林.
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1):18-26.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54
1
赵冬臣.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话语特征及其启示——以一节数学新授课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2011(11):8-12.
被引量:22
2
孙城.
上海市闵行三中学生的探究成果搭载“天宫一号”遨游太空[J]
.上海教育科研,2011(11):12-12.
3
倪燕儿.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J]
.浙江教育科学,2011(5):22-25.
被引量:1
4
王梦娇.
“先学后教”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实践[J]
.神州,2012(15):346-346.
5
吕增锋.
“导学案教学”PK“教案式教学”——以《对数与对数运算》为例[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2(7):48-50.
被引量:1
6
洪明.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关系范畴及遭遇质疑之分析——以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2,32(10):45-47.
被引量:8
7
傅定涛,卓霆.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对大学教学的启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6):60-62.
被引量:1
8
龚航兵.
关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先学后教”的分析与思考[J]
.新课程(中学),2013(4):142-143.
9
刘炜.
“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实践、局限及其完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4):149-153.
被引量:22
10
汤月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一课为例[J]
.文理导航,2013(22):17-17.
同被引文献
6
1
刘兵.
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9):255-258.
被引量:8
2
余文森.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M]{H}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3
张海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H}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
4
吴永军.
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11,31(20):6-10.
被引量:99
5
钱柱中,吴小兵,程龚,陶先平,陈道蓄.
“引导式自学”教学模式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2(23):17-21.
被引量:8
6
庞维国.
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78-83.
被引量:1244
引证文献
2
1
蒋祎.
中等职业学校引导自学教学模式中的任务设计研究[J]
.职教通讯,2013(36):48-50.
2
黄国敏.
独立艺术院校理论课教学模式探讨[J]
.艺术品鉴,2015,0(12):248-248.
1
蒋祎.
中等职业学校引导自学教学模式中的任务设计研究[J]
.职教通讯,2013(36):48-50.
2
王凯.
集团化办学要构建文化向心力[J]
.福建教育,2016,0(1):7-7.
3
陈春雨.
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J]
.北方经贸,2011(9):191-191.
被引量:1
4
黄新伟.
也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J]
.现代企业教育,2010(20):32-33.
被引量:2
5
王六凤.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
.科教文汇,2016(17):96-96.
被引量:1
6
傅祖栋.
高职院校构建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途径探析[J]
.消费导刊,2009,0(5):158-158.
被引量:1
7
田乃清.
高职院校构建文化体系思考[J]
.江苏高教,2013(2):136-137.
被引量:3
8
褚元娟.
我这样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
.职业教育研究,1998(Z1):83-83.
9
刘佳,李颖.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的设想——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7):44-46.
被引量:2
10
周龙军,陆琦.
构建文化基础课基本技能训练考核体系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9,25(10):58-60.
被引量:4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