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道德冷漠视阈的高校德育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集体性良知麻痹行为,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带有非常严重的人性和社会后果,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高校德育不能冷漠,应该通过加强公共精神、道德责任、道德能力的培育等多种方式来抵御道德冷漠的蔓延。
作者 李学明
机构地区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南方论刊》 2013年第5期77-79,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 2苏珊·桑塔格,黄灿然译:关于他人的痛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 3刘曙辉.论道德冷漠[J].道德与文明,2008(4):18-21. 被引量:27
  • 4齐格蒙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5理查德.桑内特,黄煜文译: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504.
  • 6孙俊彬,杨森,郭继江:广东佛山“陌生人社会”中的冷漠五金城[N].南方都市报,2011—10—19.
  • 7休谟:道德原理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274.
  • 8邓晓芒:灵之舞[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203.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0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5(3):76-83.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30

共引文献211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