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历史的误区吗——与展立新、陈学飞商榷 被引量:2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展立新和陈学飞的长篇文章《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以下称“理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否定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两个规律”的理论,否定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论”,作者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种无奈的历史选择”,导致两大失误:一是“颠倒了认知理性与各种实践理性的关系,
作者 杨德广
出处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5-148,共14页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王元成.哲学理性的类型转换-从认知理性到后认知理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1(1):58-62.
  •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980.
  • 3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1):95-125. 被引量:110
  • 4[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2.
  • 5[美]劳伦斯·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M].栾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58.
  • 6眭依凡.论大学的观念理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1-10. 被引量:26
  • 7杨德广,王一鸣.世界教育兴起与教育改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 8潘懋元文集(卷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08.
  • 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4:107.
  •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4:337.

二级参考文献36

  • 1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三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J].比较教育研究,1988(1):37-40. 被引量:96
  • 2眭依凡.对国家负责:大学必须牢记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4):1-6. 被引量:37
  •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 5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0.
  • 6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课题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2.
  • 7钱伟长.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N].人民日报,1957—01—31.
  • 8[德]马克斯·韦伯 王容芬 译.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9[德]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M].孙传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 10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06.

共引文献170

同被引文献323

二级引证文献1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