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络群体传播中反向社会情绪的放大效应及其疏导 被引量:1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反向社会情绪是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值得警惕的现象。新媒体背景下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令网络群体传播更为活跃,由于群体选择代替了媒体选择、碎片化传播代替了完整传播、多向传播代替了单向传播,反向社会情绪在传播过程中更易出现并扩散,导致"弱信息、强情绪"、正面事件的暴力解读等现象。在当前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应充分实现媒介互补,发出更为理性的声音,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疏导反向社会情绪,缓和极化情绪,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机率,从而降低社会风险、稳定社会环境。
作者 许莹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4-176,共3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张国梁.《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4-186,18-21页.
  • 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 3比尔·凯勒.《社交媒体放大了我们的恶毒》,虎嗅网,http://www.huxiu.com/article/11193/1.html,2013年3月9日.
  • 4令狐磊.《杂志是如何在微博世界里烟消云散的》,《新周刊》第315期,2010年1月15日.
  • 5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19-23l页.
  • 6隋岩,李燕.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2):10-15. 被引量:121
  • 7《全面报道校园枪击惨案美国康州本地报纸脱销》,光明网,http://www.gnaw,cn/media/2012-12/17/content_6043176.htm,2012年12月17日.

二级参考文献9

  • 1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03年7月),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22/content-.986928.htm.
  • 2《电视沦为摆设: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降至30%》,http://www.ithome.com/html/it/17011.htm.
  • 3CNNIC:中国网民数达5.13亿手机网民达3.56亿,http://www.enet.corn.cn/article/2012/0116/A20120116957041.shtml.
  • 4《CNNIC:微博用户达2.5亿近半数网民使用》,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一2012-01/16/12006555-0.shtml.
  • 5《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使用情况》完整调查结果,http://www.sojump.corn/report/1330623.aspx.
  • 6图1图2数据来源:((2011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http://www.iricn.com/index.php?option=com-content&view:article&id=308&Itemid=7.
  • 7王潇,李文忠,杜建刚.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36-1245. 被引量:132
  • 8张丽红.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负面情绪及其疏导[J].理论界,2011(8):167-169. 被引量:9
  • 9隋岩,曹飞.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5):139-147. 被引量:132

同被引文献18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