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之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企深度融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本文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及成因。针对卓越机械工程师的培养方案要求,提出了保障措施,通过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体,使企业主动与高校合作,共同承担培养责任,也为其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作者
李松柏
李建强
机构地区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惠州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出处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3年第6期18-19,共2页
Education Circle
基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委托项目(项目编号:AAA090198)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校企联合培养体
企业实践
培养模式
分类号
TH12-4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0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林健.
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被引量:250
2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5):30-36.
被引量:259
3
韩响玲,刘义伦,王俊杰,欧阳辰星,黄和平.
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探索--基于中南大学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实践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5):122-12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廖春华.《中羡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与启示》[J].高校教育研究,2008,(15).
2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2010年6月).
3
高文兵,黄伯云.
面向新型工业化 培养高级工程技术本科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0):7-9.
被引量:8
4
许波.
21世纪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
.现代企业文化,2009(32):186-187.
被引量:1
5
张亮峰,曾永卫.
基于工程实践教学的产学研结合教育优化模式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3):43-44.
被引量:26
6
张慕葏,胡显章,李树勤.
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4):19-21.
被引量:9
7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4):21-29.
被引量:606
8
蒋洪元.
试论高校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01(5):62-64.
被引量:14
9
王立慧.
试论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73-75.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505
1
梁静,张建峰,张洁婧,朱学军.
“卓越计划”在地方农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面的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9(32):151-151.
2
满园春.
教育培养工程的实施与创新策略[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8):196-197.
3
张倩.
青海大学工科类师资队伍建设调查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2):89-94.
4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5
仇润鹤,刘堂友,倪琳,白恩健,许武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制订与实践[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59-62.
被引量:8
6
高有华,申永山,朱冬梅,龚淑秋,刘晓明.
“电工学”教学中工程实践意识的培养[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S1):150-152.
被引量:1
7
任淑霞,陈香凝,李春青.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提升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S1):78-81.
被引量:4
8
张轶.
主体性教育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8):388-389.
9
明华军.
实践性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改革为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S2):124-125.
被引量:5
10
刘义伦,刘铁雄.
在改革工程教育中力促校企深度融合[J]
.中国高等教育,2011(6):22-24.
被引量:17
1
周海,葛友华,朱龙英,陈西府,袁健.
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47(6):60-61.
被引量:5
2
胡育辉.
数控加工后置处理选配文件的创建[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12):152-153.
被引量:3
3
王华超.
基于“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深度融合[J]
.科技视界,2015(35):212-212.
4
石晓川.
ERP企业实践浅议[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8):267-267.
5
孙月华,吴卫东,常禄,胡继柱,韩建勇,陈国晶.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35):31-32.
被引量:2
6
王新华,陈彩凤.
机械创新设计实践课程的教与学[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2B):181-183.
被引量:2
7
王勇,李剑峰.
培养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探讨[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46(6):69-70.
被引量:11
8
董欣.
五年制机电专业学生进企业实践的管理探讨[J]
.科学中国人,2015(8X).
9
屈云.
探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J]
.吉林教育(综合),2016,0(42):136-136.
10
杨丽.
浅谈多媒体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商业文化,2011,0(12X):327-327.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