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凭着感情的好恶,简单地给学生贴上“优等生”“后进生”“自暴自弃学生”等标签。一个个生机勃勃、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在我们的眼里成了品质不同的水果,我们往往把光鲜靓丽的好水果摆在最上层供人“观赏、品尝”,次一些的摆在下面,至于烂水果,则厌恶地扔到一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尚未成年的孩子,孩子们不假思索地模仿着老师的行为,给自己,也给同学贴起了标签。于是,班级出现了分化现象,贴着不同标签的孩子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沟壑。那些在学习和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被孤立,
出处
《班主任》
2013年第7期52-53,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