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文化,是指一切由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现象。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她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加放射出绚丽的光彩。一、茶文化的起源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的发现、栽培、茶叶的制造、饮用以及茶文化,都源自于我国。
作者
程炳光
汪巍
朱汉珍
汪松能
机构地区
江西省婺源茶校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广东茶业》
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
Guangdong Tea Industry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文明史
中国人
原产地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陈文华.
中国古代茶具演变简史[J]
.农业考古,2006(2):131-140.
被引量:12
2
陶德臣.
中国古代的茶商和茶叶商帮[J]
.农业考古,1999(4):248-252.
被引量:9
3
吕维新.
明代茶税法规[J]
.福建茶叶,1998(2):45-4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蔡乃武.
一件越窑青瓷茶鍑的考证及商榷[J]
.农业考古,1999(2):134-137.
被引量:4
2
马得志.
唐代长安城平康坊出土的鎏金茶托子[J]
.考古,1959(12):679-681.
被引量:15
3
孙机.
法门寺出土文物中的茶具[J]
.文物,1988(10):34-36.
被引量:10
4
吴仁安,唐力行.
明清徽州茶商述论[J]
.安徽史学,1985(3):35-43.
被引量:12
5
李晓.
宋代的茶叶市场[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79-9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8
1
杜七红.
清代两湖茶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江汉论坛,2006(4):107-110.
被引量:5
2
刘志华,黄超.
清后期广东茶商的发展阶段与特点[J]
.古今农业,2009(3):57-61.
被引量:3
3
陈君.
解读茶风瓷韵——唐代饮茶之风与茶具艺术[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12(4):97-99.
4
陶德臣.
清至民国时期茶叶消费主体的新变化及其影响[J]
.安徽史学,2010(5):16-25.
被引量:5
5
吕聃.
明代大运河南茶北运及其对沿岸茶文化影响初探[J]
.农业考古,2010(5):64-66.
被引量:2
6
吴秀梅.
茶盏托考论[J]
.农业考古,2010(5):110-113.
被引量:2
7
李松杰,李兴华,刘红娜.
基于符号学的茶文化研究[J]
.农业考古,2011(5):17-21.
被引量:5
8
刘正光,漆云辉.
试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21(2):83-84.
被引量:1
9
程炳光,汪巍,朱汉珍,汪松能.
略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13(2):23-24.
被引量:8
10
侯瑶.
唐代瓷茶托与饮茶文化[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262-262.
同被引文献
9
1
余悦.
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以茶道思想为中心[J]
.社会科学战线,2009(3):131-141.
被引量:12
2
姜天喜.
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30-32.
被引量:56
3
施由明.
自由的性灵舒放与刻意的精神修炼——试析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根本不同[J]
.农业考古,2009(2):249-252.
被引量:8
4
见慧.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J]
.协商论坛,2010(1):62-62.
被引量:2
5
景庆虹.
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
.国际新闻界,2012,34(12):69-75.
被引量:56
6
包大明,任天飞.
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J]
.兰台世界(上旬),2013(10):115-116.
被引量:25
7
张云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内蒙古牧区旗县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2):45-49.
被引量:8
8
杨济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以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111-118.
被引量:13
9
龚永新,黄啟亮,张耀武.
《中国茶文化》专号特约经销处[J]
.农业考古,2015,0(2):12-16.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3
1
王淑兰,谭品峰.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福建茶叶,2016,38(8):254-255.
被引量:1
2
叶婷婷.
中西文化比较之英美咖啡文化与中国茶文化[J]
.福建茶叶,2016,38(12):335-336.
被引量:2
3
谭宏伟.
论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
.福建茶叶,2016,38(12):360-36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袁玺.
探究英语语言学中的茶道精神[J]
.福建茶叶,2018,40(4):345-345.
被引量:2
2
陈欢.
浅析中国茶道文化内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9):129-130.
3
张宁.
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融入传统文化研究——以茶道文化思想为例[J]
.福建茶叶,2017,39(11):331-331.
被引量:1
4
令狐曼,张可.
从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对比研究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
.福建茶叶,2018,40(5):364-365.
被引量:6
5
粘根胜.
茶道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18,40(10):431-431.
被引量:2
6
莫珊珊.
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看中国当代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2):57-60.
被引量:3
7
路雅丽.
浅谈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J]
.福建茶叶,2020,42(6):339-340.
被引量:2
8
谭中权.
基于茶道“四谛”的《风险管理》教学研究[J]
.福建茶叶,2020,42(9):314-315.
9
窦力.
从茶与咖啡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
.福建茶叶,2023,45(6):181-183.
10
杨美婷.
论韩炳哲时间论域下的中国茶道之“静”文化精神[J]
.今古文创,2023(25):67-69.
1
姚伟钧.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饮食文化传播[J]
.饮食文化研究,2007(2):47-53.
被引量:1
2
刘扬武.
品出茶的文化味[J]
.烹调知识,2004(12):45-45.
3
徐栋华.
挑肥拣瘦话选鞋[J]
.家庭医学(上半月),2004,19(17):33-33.
4
章传政,朱世桂,黎星辉,朱自振.
试论茶文化的起源——和“原始茶道”论者商榷[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80-84.
被引量:6
5
夏德时.
“中华八千年玉文化研讨会”在苏州举行[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9,11(3):21-21.
6
盛忠波.
中国菜好吃的奥妙[J]
.烹调知识,2013(1):29-29.
被引量:1
7
王缵叔.
中国茶文化述略[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3):74-80.
8
李璇.
论社会环境对当代中国服装设计的影响[J]
.科学咨询,2010(7):94-94.
被引量:2
9
刘彦青.
东方的茶道[J]
.初中生辅导,2014(7):11-12.
10
高海燕.
我国靴子的起源和发展演变[J]
.西部皮革,2008,30(5):52-55.
被引量:1
广东茶业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