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27,共3页
Economic Review
参考文献4
1 Competing in a global economy:an empirical study on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 Forstner and Helmut, Published by the Academic Division of Unwin Hyman Ltd.
2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ank,June 9. 1997.
3 林彩梅.《MNE国际分工与地主国国际产业结构之变化》[J].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4,(12).
4 Paul R. Krugman 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Massachusetts Institution of Technology,1990. Neilsen,Jorgen Ulff-Mollerp Wealth of open nation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p Published b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Davis.Intra-industry trade:A Hechscher-Ohilin-Ricardo approac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No. 39 p1995.
同被引文献71
1 张建红.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J] .思想战线,1999,25(4):40-44. 被引量:3
2 张建红.对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讨[J] .思想战线,1997,23(6):9-14. 被引量:5
3 张一鸣.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J] .江苏商论,2002(8):11-13. 被引量:2
4 高越,高峰.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J] .国际贸易问题,2005(3):16-20. 被引量:50
5 庄尚文.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内分工与模块化生产[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4):16-20. 被引量:13
6 曹明福,李树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J] .中国工业经济,2005(10):20-26. 被引量:48
7 田文.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决定与利益分配研究[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5):9-13. 被引量:22
8 刘德学,付丹,卜国勤.全球生产网络、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2):33-36. 被引量:15
9 高越.产品内分工与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J] .对外经贸实务,2006(2):3-6. 被引量:19
10 苏桂富,刘德学.浅析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及其经济学本质[J] .生产力研究,2006(1):41-4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9
1 沈铭辉.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3(3):58-61. 被引量:1
2 卢锋.产品内分工[J] .经济学(季刊),2004,4(1):55-82. 被引量:235
3 孙文远.产品内分工刍议[J] .国际贸易问题,2006(6):20-25. 被引量:25
4 胡昭玲.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比较及启示[J] .国际经贸探索,2007,23(6):8-12. 被引量:16
5 李立民.中国与东盟产品内贸易发展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07(11):20-25. 被引量:1
6 徐冠宇,徐松.对外直接投资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研究[J] .市场周刊,2006,19(10):276-278.
7 程红莉,谢蕾蕾.FDI结构与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以制造业21行业为例[J] .统计教育,2009(5):3-11. 被引量:2
8 严涛.论自由化贸易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1-32.
9 盛文军,廖晓燕.垂直专业化贸易、公司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兼论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J] .世界经济,2002,25(2):58-63.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296
1 王娜.企业总部集聚现象的理论基础探讨[J] .中外企业家,2020,0(12):116-117.
2 刘渝琳,陶勇.交易效率、专业化分工与金融业内部收入差距——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3):20-47. 被引量:2
3 秦升.全球价值链研究30年:理论分野与政策变迁[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2):210-214. 被引量:1
4 宋宪萍,程恩富.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及其当代发展[J] .海派经济学,2023,21(3):1-16. 被引量:2
5 石军伟.比较优势陷阱、创新偏差与后发大国全球价值链突破——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与经验证据[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0(1):41-80. 被引量:4
6 张振广,马璇,张洋.基于价值区段的长三角功能空间格局再认知[J] .城市规划学刊,2022(S02):9-15.
7 钟世川,梁经伟,毛艳华.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技术创新方向和资源配置效应的视角[J] .国际贸易问题,2021(6):110-125. 被引量:16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张其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21(2):80-97. 被引量:236
9 史振华,卢燕平.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战略成因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9(11):70-72.
10 李靖.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研究综述[J] .经济经纬,2009,26(5):56-59. 被引量:5
1 王建喜.企业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J]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8(4):55-57. 被引量:1
2 段颀.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内贸易:新新贸易理论[J] .中国商贸,2011,0(09Z):241-242. 被引量:1
3 陈佳丽.浙江省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1).
4 沈玉良,徐美娜,何欢浪.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调整思路研究[J] .国际贸易论坛,2012(3):67-73.
5 罗长远,智艳.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与“自贸区”建设探析——兼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与角色[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1):139-146. 被引量:12
6 郑京淑.90年代世界贸易发展及空间格局变化的新特点[J] .世界地理研究,1997,6(1):6-12. 被引量:2
7 余智.“新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J] .经济学动态,2013(1):112-117. 被引量:6
8 薛敬孝.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对华贸易的关系──促进效果与替代效果[J] .国际经贸研究,1997(3):3-7. 被引量:2
9 霍杰.贸易自由化下的企业中间产品海外生产组织形式选择[J] .商业时代,2012(13):45-46.
10 郑辛迎,聂辉华.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3):129-14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