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世界视野、海外传播与中国当代文学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外文学交流的起步当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自从有了异族间的交往,文学的交流与影响也就出现了。作为人类古老文明中的一支,中国的文化与文学对于世界也有着至为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歌德在1827年的某一天提出"世界文学"这个概念之时,是因为读到了一部中国的小说《玉娇梨》所受到的刺激与启发。他认为,中国文学与德国和欧洲文学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与共通性,瓦解了他关于"民族文学"的观念,
作者
张清华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世界视野
海外传播
文学交流
《玉娇梨》
世界文学
欧洲文学
中国文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60
1
王一川.
王韬——中国最早的现代性问题思想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3):58-66.
被引量:11
2
桑兵.
陈季同述论[J]
.近代史研究,1999(4):113-141.
被引量:22
3
倪婷婷.
中国现当代作家外语创作的归属问题[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2-99.
被引量:4
4
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51
5
张清华.
《丰乳肥臀》:通向伟大的汉语小说[J]
.山东文学,2012(11):70-73.
被引量:4
6
顾彬.
语言的重要性——本土语言如何涉及世界文学[J]
.扬子江(评论),2009(2):16-19.
被引量:11
7
岳峰.
东学西渐第一人——被遗忘的翻译家陈季同[J]
.中国翻译,2001,22(4):54-57.
被引量:17
8
陈思和.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2001(1):8-39.
被引量:70
9
陈思和.
我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比较文学,2006(2):9-15.
被引量:14
10
温儒敏.
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J]
.文艺争鸣,2007(7):51-55.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8
1
池雷鸣.
华侨外语写作与文学史“再”重写[J]
.文艺理论研究,2022(2):54-64.
2
王海军.
汉语新文学的世界文学品格[J]
.华文文学,2017,0(6):72-76.
被引量:1
3
王列耀,池雷鸣.
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及海外传播[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50-59.
被引量:3
4
夏禹圣.
老舍作品的海外传播方式[J]
.文教资料,2019(11):5-7.
5
池雷鸣.
陈季同的文化、文学传播意识与晚清“东学西渐”[J]
.东岳论丛,2019,40(6):115-125.
被引量:3
6
姚建彬.
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反思与建议[J]
.外国语文,2020,36(4):1-10.
被引量:15
7
吴瑾瑾.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海外传播及其启示——以刘慈欣的《三体》为例[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72-184.
被引量:9
8
王海军,袁培育.
从白先勇文学看“汉语新文学”的世界性品格--以《永远的尹雪艳》为例[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1(6):7-13.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刘明静.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路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02):199-201.
被引量:1
2
池雷鸣.
华侨外语写作与文学史“再”重写[J]
.文艺理论研究,2022(2):54-64.
3
陶梦蝶,李淑华,李洋洋,庞姗姗,由博文.
中韩建交以来山东文学在韩国的译介与传播[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2(2):146-153.
4
王列耀,李培培.
海外华文文学“跨界”动向与意义[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7):89-95.
被引量:2
5
胡开宝,李翼.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对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J]
.英语研究,2023(1):35-46.
被引量:4
6
池雷鸣.
陈季同的文化、文学传播意识与晚清“东学西渐”[J]
.东岳论丛,2019,40(6):115-125.
被引量:3
7
贾颖妮.
2017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J]
.社会科学动态,2019(6):84-90.
8
宋胤男.
中国文学在俄青年群体中的跨文化传播及策略[J]
.俄罗斯学刊,2021,11(4):94-108.
9
彭佳,秦雁茵,梁佩佩.
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拉美的路径--以拉美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经验为借鉴[J]
.今古文创,2021(46):34-38.
10
孔新柯.
以史为鉴:《赵氏孤儿》有效“走”进欧洲原因探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1):141-147.
1
李正学.
《红楼梦》的世界视野——兼论中国小说的世界化道路[J]
.明清小说研究,2007(1):180-186.
被引量:2
2
徐福义.
《西厢记》与《玉娇梨》故事构建的解读[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5):63-65.
3
曹诚鹰.
论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陌生化——以《玉娇梨》为例[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2(3):8-10.
4
王懿智.
浅析才子佳人小说——以《玉娇梨》为例[J]
.才智,2013,0(24):242-242.
5
陈文佳.
清初有部《玉娇梨》[J]
.教育文汇,2008(6):60-62.
6
黄文.
浅论《玉娇梨》中苏友白的形象[J]
.金田,2013(8):68-68.
7
陆沁诗.
梨花春里,才子佳人曲又翻——读《玉娇梨》[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7):91-93.
8
刘婷婷.
由《玉娇梨》浅谈才子佳人小说[J]
.青年文学家,2015,0(1Z):45-45.
9
刘娜.
《玉娇梨》中的嫣素和《红楼梦》中的紫鹃比较谈[J]
.金田,2012(10):44-44.
10
兰芳方.
浅析人情小说《玉娇梨》的才子佳人模式[J]
.神州,2012(8):2-2.
文艺争鸣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