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城乡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及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马克思城乡发展观勾勒出城乡关系的基本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并在分析城乡分离、对立及融合的成因条件基础上,演绎了实践辩证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为促进我国当前的城乡和谐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作者
梁艳鸿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12-14,共3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CPC
关键词
马克思
城乡发展观
方法论
启示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5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4页.
3
.《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312,429.
共引文献
658
1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2
陆剑杰.
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合式”解读——写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之际[J]
.南京社会科学,2004(8):1-9.
被引量:1
3
赵光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23-27.
被引量:4
4
吴学琴.
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73-77.
被引量:5
5
张秀华.
关于时代和时代主题的再思考[J]
.理论学刊,2002(6):33-35.
6
万军.
社会主义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在全球化时代的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02(3):24-28.
7
木林之.
理论传脉:从马克思主义到“三个代表”思想[J]
.中共党史研究,2002(4):9-13.
8
项久雨.
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逻辑结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22-24.
被引量:15
9
李崇富,赵智奎.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4):2-8.
10
沈雁昕,张星昭.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J]
.求实,2002(7):16-18.
同被引文献
7
1
陈明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2005(3):13-16.
被引量:23
2
石玉顶.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J]
.经济学家,2005(6):25-31.
被引量:12
3
周志山.
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
.哲学研究,2007(10):9-15.
被引量:58
4
郭彩琴.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100-105.
被引量:25
5
常宗耀.
乡村城市化: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启示[J]
.北方论丛,2010(3):112-116.
被引量:4
6
贾兆义.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启示[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4-107.
被引量:2
7
郭宁,吴振磊.
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评述[J]
.生产力研究,2012(10):254-25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张玲.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我国城乡关系研究进展[J]
.国际商务财会,2014(4):90-9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孙自标,杨为民.
农村引入电商的现实剖析[J]
.南方农业,2015,9(36):237-238.
被引量:1
1
周新城.
评“普世价值”说[J]
.学习论坛,2009,25(4):73-80.
被引量:2
2
伍志燕,权珊珊.
“普世价值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比较[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1):85-89.
被引量:4
3
徐冠军.
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0(6):89-94.
被引量:2
4
菲娜.
韩俊:调整城乡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
.中国经济信息,2005(6):22-24.
被引量:1
5
张长明,曾祥云.
论中国名辩研究的方法[J]
.湖湘论坛,2003,16(3):69-71.
被引量:3
6
汪一为.
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两把钥匙——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J]
.巢湖学院学报,2004,6(4):13-15.
7
沈石声.
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
.上海集体经济,2009(6):37-38.
被引量:3
8
从“质”的提升思考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J]
.科技智囊,2009(8):42-45.
被引量:2
9
龚咏梅.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1):9-12.
10
万绍和.
论阶级分析法视角下的社会历史发展动力[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4):24-28.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