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交所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原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以2011年6月1日到2012年12月14日这一年半来在上证所上市的45只新股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一些简单统计处理和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来寻找出"破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
林贵红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市场》
2013年第25期78-79,共2页
China Market
关键词
中国
A股
IPO
破发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罗全兵.
我国股市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机制问题研究[J]
.财经界,2011(10):38-38.
被引量:1
2
雷增收.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缺陷及完善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1):190-190.
被引量:3
3
陈红.
我国股票发行体制市场化创新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79-81.
被引量:2
4
鲁娜.
新股定价机制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6):193-194.
被引量:1
5
初昌雄.
新股破发与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研究[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1(8):38-41.
被引量:7
6
王永泉.
我国股票IPO发行方式改革问题探讨[J]
.商业时代,2010(14):64-65.
被引量:4
7
杨鹤.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溢价现象分析——来自A股市场的数据[J]
.对外经贸财会,2002(6):6-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王永泉.
我国股票发行方式演变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9-103.
被引量:3
2
孟彦军,申维娜.
我国IPO抑价现象浅析[J]
.中国商界,2010(7):61-61.
被引量:4
3
曹丽慧.
我国证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问题初探[J]
.金融会计,2006(1):50-52.
被引量:5
4
金晓斌,吴淑琨,陈代云.
投资银行声誉、IPO质量分布与发行制度创新[J]
.经济学(季刊),2006,5(2):403-426.
被引量:28
5
黄春铃,陈峥嵘.
IPO市场承销商声誉机制的形成机理及实证检验[J]
.证券市场导报,2007(2):19-25.
被引量:32
6
徐浩萍,罗炜.
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执业质量与市场份额双重视角的研究[J]
.经济研究,2007,42(2):124-136.
被引量:105
7
王志国.新三板市场-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重要选择[J].浙商证券,2010,(12).
8
张志斌.新股密集破发:报价失误问责机制亟待建立[N].第一财经日报.2011-01-14.
9
曹跃进.香港新股发行机制对我国新股发行的启示.财经界,2006,(06).
10
周孝华,姜婷.
询价制下后市流动性和IPO抑价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8(10):41-4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2
1
陈家洪.
从股票市场角度看收入分配不公问题[J]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18-20.
被引量:1
2
郭宁,安然.
IPO定价方式的比较分析与我国IPO定价的市场化改革[J]
.华北金融,2011(5):15-18.
被引量:1
3
李燕.
浅谈促进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发展的策略研究[J]
.财经界,2012(16):46-47.
4
赵越,张轶栋.
我国创业板新股破发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时代经贸,2012,10(22):178-179.
5
于丽娜,胡波.
新股破发对IPO定价的影响——基于信息费用转变的视角[J]
.商业时代,2013(4):59-62.
6
许昕.
对我国证券审核制度的思考——以太平洋证券案为例[J]
.学理论,2013(11):98-99.
7
张天泽.
浅析IPO改革的影响[J]
.财经界,2014(5):75-75.
被引量:1
8
杨竹清,张超林.
新股收益与投资者情绪——基于中国股市新股“涨停板”数量的实证研究[J]
.浙江金融,2016(3):46-52.
被引量:1
9
李文静,干胜道.
我国A股市场破发新股定价效率的测度——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研究[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41(1):135-140.
10
冯燕.
股票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的影响[J]
.经营管理者,2014(2X):29-29.
被引量:11
1
龙卫洋.
基于因子分析的产险公司车险业务的绩效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13,29(7):53-56.
被引量:4
2
赵慈拉.
信贷资产转让交易应受新会计准则的约束[J]
.中国金融,2010(1):55-56.
3
鲁直,阎海峰.
上海证券市场追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6):670-676.
被引量:8
4
赵起,解海天.
商业信贷货币金融统计处理的依据——基于MFS视角的演绎与事实分析[J]
.中国市场,2016(16):92-93.
5
贾建军.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会计问题探讨[J]
.商业会计,2015(19):13-16.
被引量:10
6
李元敬,张忠新,冯巨涛.
河北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8):203-205.
7
2001年中国IT产品消费行为调查报告[J]
.新经济导刊,2001(17):76-77.
8
杨智,贺勇.
因子分析法应用于我国ST、^*ST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2):38-41.
被引量:2
9
郭辉洪,周永强.
基于公司治理信息的财务困境预警实证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3):77-83.
被引量:4
10
廖楚晖,吴蓓莅.
试论我国建立股票期货市场[J]
.金融与经济,1994(2):35-37.
中国市场
2013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