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晋语中的“往CV”结构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晋语中存在着和普通话动结式结构"VC"相平行的"往CV"结构。在句法构成上,"往CV"的"C",是表达状态变化意义的动词、形容词、唯补词,"V"是具有过程性意义的动词。在语义性质上,"往CV"具有预期性和过程性,"往CV"的预期性主要表现为"C"的预期性。"往CV"的形成经历了扩展和脱落两个过程。
作者
宗守云
张素玲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0,共5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基金
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成果
关键词
晋语
“往CV”结构
预期性
附缀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87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1
郭锐.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中国语文,1993,(6).
2
柯理思.18世纪以来“往+谓词(里)”式副词性成分的发展[A].第五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9.
3
刘丹青.
“唯补词”初探[J]
.汉语学习,1994(3):23-27.
被引量:68
4
吕叔湘.汉语句法的灵活性[J].中国语文,1986,(1).
5
马喆.
“往A里V”格式的功能演变及主观化进程[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39-44.
被引量:5
6
邵宜.
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80-86.
被引量:15
7
邢向东.
神木话表将来时的“呀”[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5(4):95-97.
被引量:14
8
袁毓林.
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J]
.中国语文,2001(5):399-410.
被引量:69
9
张斌,张谊生.
非真值语义否定词“不”的附缀化倾向[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86-94.
被引量:10
10
Goldberg, A.E.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5.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史金生.
表反问的“不是”[J]
.中国语文,1997(1):25-28.
被引量:36
2
黄锦章.
行为类可能式V-R谓语句的逻辑结构与表层句法现象[J]
.语文研究,1993(2):57-62.
被引量:15
3
陆俭明.
“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J]
.汉语学习,1990(1):1-6.
被引量:93
4
李临定.
动词的宾语和结构的宾语[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103-114.
被引量:23
5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161-169.
被引量:548
6
袁毓林.
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J]
.中国语文,1994(4):241-253.
被引量:183
7
刘丹青.
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
.语言研究,2001,21(2):71-81.
被引量:237
8
张谊生.
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J]
.中国语文,2006(2):127-134.
被引量:76
9
宿捷,宿敏.
“不”的非否定用法小议[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8-29.
被引量:2
10
李临定.动补格句式[J].中国语文,1980,(2).
共引文献
287
1
王敏.
内蒙古晋语后置标记词“动”[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232-244.
被引量:2
2
王连盛,吴春相.
新兴主观极量表达的补位强势现象分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74-84.
被引量:2
3
宋文辉.
现代汉语状态、程度补语结构中“得”的意义、性质与功能[J]
.世界汉语教学,2021,35(3):306-322.
被引量:4
4
阮秀娟,赵春利.
极值消竭义“V尽”的组配规律和语义验证[J]
.南开语言学刊,2022(1):99-107.
5
胡素华,张丽.
彝语北部方言意愿情态助词mo^(33)的将然义——兼论时体、情态、语气、示证的交互作用[J]
.民族语文,2023(6):46-57.
6
龚文杰.
老舍作品中评价类换言构式“往X里V”历时考察[J]
.汉字文化,2021(4):11-12.
7
宋文辉,李萌.
再论汉语黏合式述补结构词汇化的制约因素[J]
.对外汉语研究,2020(2):1-13.
8
黄宜凤.
试析《型世言》中带“着”的存在句[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37-39.
9
仝国斌.
论“回”与“次”[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3):145-148.
被引量:6
10
黑维强.
论近代汉语“去+NP+去”句[J]
.语言科学,2003,2(3):92-10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2
1
怀仁方言中的结构助词“的”[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3):56-58.
被引量:4
2
李荣.
官话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5,7(1):2-5.
被引量:353
3
侯精一.
晋语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4):253-261.
被引量:135
4
谢自立.
天镇方言三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4(2):67-72.
被引量:3
5
范干良.
“向、往、朝”及其相关的介词[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4):84-93.
被引量:4
6
乔全生.
山西方言“子尾”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3):55-65.
被引量:38
7
张伯江.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
.中国语文,1994(5):339-346.
被引量:225
8
张子刚.
陕北方言中的“圪”[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4):91-95.
被引量:5
9
乔全生.
山西方言的几个詈词后缀[J]
.方言,1996(2):130-136.
被引量:13
10
吕世华.
包头方言中几个特殊语法现象[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1(1):66-7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黑维强.
绥德方言的几类补语[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48-51.
被引量:2
2
宗守云.
论方言语法研究的框架参照和语感诉求[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2):84-91.
被引量:1
3
贾莹.
兰州方言常用介词[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7-13.
被引量:3
4
宗守云.
山西应县方言的“就X就Y”结构[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3):63-67.
被引量:1
5
聂彦平.
构式“往死里X”的结构层级和形成机制[J]
.现代语文,2019(4):149-153.
6
范娜,张明辉.
晋语大包片方言语法研究综述[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80-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宗守云.
张家口方言一些特殊形式的选择连词——现实性对立和主观性差异[J]
.中国语文,2017(4):438-449.
被引量:4
2
李子怡.
晋语“恶”的共时用法及语法化探析[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46-51.
3
刘莉莎.
近五年兰州方言研究综述[J]
.最小说,2021(3):93-94.
4
李小军.
汉语方所格介词的来源及功能扩展模式[J]
.语言科学,2022,21(2):113-136.
被引量:2
5
徐利峥.
晋语介休方言结果补语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3):48-55.
6
李小军.
也谈“跟随义”动词的方所格用法[J]
.语言学论丛,2022(1):152-176.
7
张辉.
阳泉城区方言特色副词研究[J]
.今古文创,2022(48):112-115.
8
吴晓璞.
曹乃谦小说的方言传播[J]
.服装论丛,2023,18(1):18-25.
1
张艳芳.
浅谈静态动词表达状态的局限性[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S1):107-110.
2
文强,郭举昆.
「~どころか」的功能及其应用[J]
.日语知识,2008(9):4-5.
被引量:1
3
唐爱莲.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100-102.
被引量:4
4
付江.
“立刻”和“马上”的异同[J]
.南开语言学刊,2007(2):79-87.
被引量:5
5
张维友.
英汉语复合词比较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1):110-115.
被引量:15
6
白莉.
试析名词谓语句的特点[J]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62-63.
7
朱晓琴.
浅谈现代英语中的隐喻[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76-77.
8
张国华.
表完成的补语是动作动词的动结式结构的语义分析[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6):149-151.
9
谭晓平.
苗瑶语的动结式[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4):130-136.
被引量:1
10
刘银姣.
四川达州话的副词“紧到”探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3):107-109.
被引量:4
语文研究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