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苏俄文艺符号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形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学术思想的不断解放,苏俄文艺符号学在文学、语言学、哲学、符号学等领域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并出现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种具有选择性的接受与变形有着意识形态、宗教文化、艺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出于社会背景等原因,中国学者在对巴赫金、洛特曼、乌斯宾斯基等人符号学思想的研究中,很自然地会从意识形态视角去解读。俄罗斯民族宗教的"聚和"传统和中国文化的"聚合"思想所产生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学界强调苏俄文艺符号学各流派之间的统一性。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对"整体性"的把握也使得学界对苏俄文艺符号学的理解出现了强化规律性、消解多元性的变形。然而,随着苏俄文艺符号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国际学术视野的逐渐拓宽,中国学者不再一味地被动阐释和接受,转而在方法论方面创造性地做出了自己的改造。
作者 严志军 张杰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4-199,共6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巴赫金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2页.
  • 2《巴赫金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64-365页.
  • 3胡壮麟.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2):49-57. 被引量:44
  • 4谢·尼·特鲁别茨科伊.《论人类意识的本质》,载《谢·尼·特鲁别茨科伊选集》,(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94年版,第44页.
  • 5瓦季姆·利涅茨基.《反巴赫金--一本关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好书》,(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出版委员会科特里亚科夫印刷所1994年版,第58页.
  • 6《巴赫金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 7利哈乔夫.《文学中的规律性与反规律性》,《俄罗斯文学》1990年第1期.
  • 8谢尔盖·丘普里宁.《俄罗斯文学的今天:术语的生命》,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