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代教育研究中的全球视野、跨文化能力与中国特色 被引量:19

The Global Perspective, Intercultural Ability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Study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代中国教育研究需要以全球眼光透析中国问题,包括"问题的全球性","眼光和视角的全球性","方法的全球性"和"思维方式的全球性"。研究者在跨学科、跨主体、跨语言、跨文体过程中,形成跨文化能力。学会"坐在中国身上"思考全球问题,创造中国经验和中国知识,为此需有中国自觉和中国立场,基于中国本土进行长期教育实践,形成全球视野下"国际化"转化能力与表达能力。 The global vision should be needed when analysis Chinese problem in education re- search. It include "the global problem", "the global vision and perspective ", "the global method" ," the global thinking mode ". The researcher must form the trans - culture ability and think the global issues through "living in China" and creat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which belong to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cross - discipline, cross - subject, cross - language, cross - stylistic. For this reason, consciousness and position which belong to China is be needed. Moreove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is formed in global perspective which base on the long - term education practice in China local.
作者 文娟 李政涛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51,共9页 Global Education
基金 "十二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基础教育改革中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中国特色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1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BAA110010) 上海市教委规划课题"大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探究"(项目编号:B11012)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全球视野 跨文化能力 中国特色 education research global perspective intercultural abilit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8

  • 1吕静 周谷平编.陈鹤琴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 2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A].“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2-23.
  • 3张光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该跻身世界主流”[J].亚洲周刊(香港),1994,:64-64.
  • 4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9.
  • 5TANI BARLOW. Formation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 6STEVAN HARRELL.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M]. Seattle: Unive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 7叶澜.“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A].叶澜.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18.
  • 8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5(3):23-30.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223

引证文献19

二级引证文献19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