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仁宗朝词坛新变及成因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仁宗朝词坛是宋词发展的第一个成熟繁盛期。仁宗朝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了仁宗朝词坛的兴盛和新变的产生。"无南北之异"的取士政策促进了仁宗朝词的兴盛:分别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中心进行的词学活动,促进了仁宗朝词坛疏隽与婉雅两种词风的产生;词之功能发展至仁宗朝有了极大的扩展。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大词人产生于仁宗朝.并不是偶然现象。对仁宗朝词坛新变的探析,对更好地把握词史流变、进行词家的个体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郭凌云
机构地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13年第6期133-135,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宋词研究
仁宗朝词坛
词学
文学与政治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1
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2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47 页.
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90 页.
4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全宋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32页.
5
苏轼.《乞诗赋经义各以分数取人将来只许诗赋兼经状》,《苏轼文集》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44页.
6
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994页.
7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296.
8
王辉.
宋代诗话与虎关师炼的诗学思想[J]
.求索,2013(2):139-141.
被引量:3
9
彭乘.《墨客挥犀》卷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8页.
10
冯煦.《蒿庵论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第3585页.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张伯伟.
论日本诗话的特色——兼谈中日韩诗话的关系[J]
.外国文学评论,2002(1):20-31.
被引量:17
2
孙雍长.
论“古今字”暨辞书对古今字的处理[J]
.辞书研究,2006(2):60-68.
被引量:7
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83页上,461页下,330页上,488页下.
4
《说文·车部》
5
虎关师炼.《济北集》,《上村观光》,《五山文学全集》(第1卷),思文阁出版1992年版,第228、253-254、229、234、234、236-237、229、238-239、254、241、254页.
6
苏天运.《张揖<古今字诂)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学位论文.
7
关玲.《颜师古的古今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学位论文.
8
刘琳.《<说文段注>古今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4级博士学位论文.
9
李淑萍.《清儒古今字观念之传承与嬗变--以段玉裁、王筠、徐灏为探讨对象》,《文与哲》(台)2007年第11期.
10
蒋志远.
论王筠的“古今字”观念[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86-89.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7
1
宁欣.
内廷与市场:对唐朝“宫市”的重新审视[J]
.历史研究,2004(6):41-53.
被引量:21
2
曹明升.
清人对宋词的体认与清代词学的建构[J]
.求索,2004(11):195-198.
被引量:4
3
宁欣.
由唐入宋都市人口结构及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浅论——从《北里志》和《东京梦华录》谈起[J]
.中国文化研究,2002(2):71-79.
被引量:23
4
熊海英.
中秋节及其节俗内涵在唐宋时期的兴起与流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6):135-140.
被引量:14
5
木斋.
论晏欧体[J]
.中州学刊,2006(3):210-215.
被引量:2
6
周茜.
白石、梦窗词的异同与晚宋词风的嬗变[J]
.学术月刊,2006,38(8):112-119.
被引量:1
7
木斋.
论少游体[J]
.江苏社会科学,2006(5):150-155.
8
曾良.
敦煌变文字词考[J]
.中国语文,2006(5):469-473.
被引量:4
9
邓红梅.
双卿真伪考论[J]
.文学评论,2006(6):128-138.
被引量:6
10
余意.
《花间集》与词学之“寄托”理论[J]
.文艺理论研究,2007(2):62-68.
1
何喻.
李清照词作中离愁别绪的思想内涵[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6,16(2):43-45.
2
杨志强.
铁骨铮铮,傲视群芳的卷帘人——谈对李清照及其诗词的几点再认识[J]
.考试周刊,2014(15):23-23.
3
赵琰,邱丽娟.
苏轼与李清照的对比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6,0(10X):87-87.
4
淳于淼泠.
日本当代汉学家村上哲见的宋词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3):99-102.
被引量:1
5
王兆鹏.
对宋词研究中“婉约”、“豪放”两分法的反思——兼论宋词的分期[J]
.枣庄师专学报,1990(1):43-49.
被引量:4
6
刘尊明.
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韵文学刊,1994,8(2):123-124.
7
白水.
夜读偶得(四则)[J]
.现代中文学刊,1994(2):35-37.
8
刘岸林,槛外仁.
飞来的鱼[J]
.故事大王,2010(S1):124-125.
9
王郡.
《金瓶梅》中夫妻关系的特点与社会风气的联系[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9):81-81.
10
黄鸣,乐云.
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心态研究述略[J]
.学术论坛,2005,28(8):157-161.
被引量:1
求索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