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话语模式演进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论的言说,话语是其存在的基本方式。但话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言说过程,话语总是与一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产生意义关联,这种意义的关联形成了关于这种言说的理论范畴、价值规则和思想框架,即话语模式。话语模式是支配话语的言说、决定话语意义生成的深层语法。话语模式由历史境域、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所决定。换言之,话语模式就是话语中“词”与“物”何以被组织起来并能决定“词”如何存在和“物”为何物的知识空间。本文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指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思想和思维方式,以及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过程中建构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话语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总和。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模式”则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话语体系在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原则、立场、观念、方法、问题域、问题意识及理论阐释的审美倾向、语言风格的“家族相似”特征。
作者 范生彪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03,共4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078]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郭沫若.文艺家的觉悟[J].洪水,1926,(2).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3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