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刍议小柴胡汤通调津液之功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论》小柴胡汤具有通调津液之功,从津液输布与代谢、小柴胡汤配伍组方机制、通调津液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4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小柴胡汤的应用,并为临床治疗津液病提供辨证思路和借鉴。
作者
周刚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0-11,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2332012JYBZZ-JS002)
关键词
小柴胡汤
通调津液
伤寒论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林慧光.陈修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
邓宝华.
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杂病新用[J]
.中医药研究,2000,16(1):23-24.
被引量:1
3
刘建英.
小柴胡汤治疗美尼尔氏病案[J]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1):488-48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张翼星.
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9-18.
被引量:36
2
黄娟,杜燕然,万崇良.
试论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的关系[J]
.创新,2019,13(6):55-6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6
1
鲍艳举,花宝金.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无阳”辨析[J]
.江西中医药,2007,38(3):19-20.
被引量:4
2
彭鑫,傅延龄.
仲景著作中“膀胱”一词名实析辨[J]
.吉林中医药,2007,27(4):1-4.
被引量:7
3
宋清江,白晓莉,刘红燕.
“阳化气,阴成形”与现代医学的代谢观[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8):572-572.
被引量:81
4
钱超尘.
《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2):683-685.
被引量:18
5
李文龙,罗建国.
温阳化气行水法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2):23-24.
被引量:12
6
郑昱新,李志强,顾新丰,史萌.
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3):76-77.
被引量:11
7
王旭荣,毛兴兵.
《伤寒论》太阳伤寒“衄解”解[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15-16.
被引量:5
8
陈建国,马家驹,陶有强,王长凤.
经方阳气津液观[J]
.河北中医,2011,33(6):851-852.
被引量:3
9
张茂云.
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及仲景生平年代考[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19-20.
被引量:10
10
蔡成森,张庆祥(指导).
《内经》营卫浅释[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218-2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刘恒平,潘超,于栋,王庆甫,时宗庭,方心.
浅谈运用经方温阳化气利水法对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的治疗[J]
.环球中医药,2017,10(11):1266-1268.
被引量:3
2
范继东,谷松.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9):1235-12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肖龙文,胡海威,桑灏祺,桑志成.
膝骨关节病合并骨髓水肿的临床诊疗进展[J]
.河北医药,2021,43(3):437-442.
被引量:10
2
何青蔓,赵美,付康华,高永翔.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中医论治[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2,11(5):58-61.
被引量:4
3
王远红,孟羽茜,王绍莹.
基于“重寒伤肺”理论探讨阳虚型白癜风的证治[J]
.陕西中医,2023,44(6):762-765.
被引量:3
4
梁超伦,高明,肖俊强,李兴,胡志锋,麦秀钧,陈耿鑫,黄永明.
痹祺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骨髓水肿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评价[J]
.中草药,2023,54(23):7694-7701.
被引量:2
1
王停,王臻,荆鲁,尚炽昌.
小柴胡汤组方机制探讨[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5):6-7.
被引量:2
2
张艳焱,邱德文.
“和法”代表方小柴胡汤配伍机制及治疗肝病的现代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3):46-49.
被引量:4
3
刘春兰,陶汉华(指导).
《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方药组方机制及应用特点[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4):292-293.
被引量:3
4
冷玉杰,武紫微.
美肤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药理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9):29-30.
5
韩捷.
《伤寒论》教学中体会组方原则[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15-16.
被引量:1
6
刘飒,谢世平,宋建平,张淼,张海燕,马素娜.
从元真通畅理论探讨桂枝汤汗出机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4):1179-1181.
被引量:4
7
韩捷.
浅析《伤寒论》组方机制[J]
.江西中医药,2009,40(3):7-8.
被引量:2
8
吴永君,孙达志,王晓娟.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临床辨治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66-67.
被引量:1
9
杨鹏,王彦晖.
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646-648.
被引量:40
10
林玲,胡耶芳,沈洁.
黄连湿疹膏组方机制及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13,33(10):1785-1786.
被引量:2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