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化神州”的心灵史记——对《陈寅恪诗集》作学术思想史新解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百年学术思想史角度,把《陈寅恪诗集》读作"文化神州"的心灵史记,要害是在甄别陈寅恪为人格符号的"文化神州"只具学术性(学统),不具纲纪性(道统)。前者植根于"自由、独立"人文价值,后者则依傍"君为臣纲"、"君辱臣死"。由此不难体悟陈在其最后二十年(1949—1969)势必会惊愕于体制化"学废人亡":是"去自由"的"宗朱颂圣"导致了"学废","改女造男"的"去独立"则铸成"人亡"即学界"传人难遇"。陈寅恪1954—1964年间所以"颂红妆",其内驱力恰恰在于想从已被天壤遗忘的"奇女气"中,既为学术史,同时也为"国魂销沉"的国族精神打捞"自由、独立",以示"文化神州"对神州文化的悲情孤怀。
作者 夏中义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6,共10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0

  • 1吴宓:《雨僧日记》1961年9月1日条,见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第145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 2陈寅恪:《辛丑七月,雨僧老友自重庆来广州,承询近况,赋此答之》,《陈寅恪诗集》,第119页.
  • 3陈寅恪:《乙已七夕》,《陈寅恪诗集》,第144页.
  • 4陈寅恪:《别蒙自》,《陈寅恪诗集》,第25页.
  • 5陈寅恪:《残春》,《陈寅恪诗集》,第22页.
  • 6余英时《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刊于香港《明报月刊》1983年1-2期.
  • 7陈寅恪:《前题余秋室绘河东君访半野堂小影诗意有未尽更赋二律》,《陈寅恪诗集》,第108页.
  • 8陈费恪:《用前题意,再赋一首,年来除从事著述外,稍以小说词曲遣日,故诗语及之》,《陈寅恪诗集》,第111页.
  • 9陈寅恪:《忆故居并序》(1945),《陈寅恪诗集》第40页.
  • 10陈寅恪.《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浦江清.《清华园日记》(增补本):1929年5月3日.,.第36页.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60

  • 1陈平原.“尝试论丛”总序[J].博览群书,2005(9):77-78. 被引量:2
  • 2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3):5-20. 被引量:264
  • 3陈独秀.敬告青年[J].当代青年研究,1989(2):32-35. 被引量:64
  • 4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J].教育世界,1906,118.
  • 5陈平原.《章太炎的白话述学文体》,《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 6王风.《刘师培文学观的学术资源与论争背景》[A].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l页.
  • 7王国维.《红楼梦评论》[J].教育世界,1904,80.
  • 8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J].教育世界,1905,99.
  • 9《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
  • 10王国维.《去毒篇》[J].教育世界,1906,129.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