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50至70年代主流作家的边缘话语姿态透视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中,虽然以革命文学话语为主流,但也存在或显或隐地与主流文学话语保持一定距离的边缘话语姿态。本文对当时主流作家的边缘话语姿态进行集中剖析,认为它是主流作家为了超越主流文化和文学规范的制约,而试图寻找被放逐的自我的一种潜在艺术心理倾向。这主要表现为两种写作倾向:一是在革命文本结构中构筑日常性的人伦情感心理空间,二是在革命文本结构中营造审美性的诗意自然(风俗)空间。在论及第二种写作倾向时,本文还从文化人格心理结构的角度重释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区别,以及"无我之境"的两种艺术心理形态。正是主流作家的文化人格心理结构中"本我"复活所催生的边缘性话语姿态,造就了当时革命文学书写的审美形态。
作者 李遇春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4,共9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J].文艺报,1980,(6-7).
  • 2孙犁:《谈镜花水月((云斋小说)代后记)》,《芸斋梦余》,第427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 3孙犁:《风烛庵文学杂记》,《孙犁全集》第8卷,第34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 4孙犁.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J].延河,1978,(11).
  • 5孙犁:《文集自序》,《孙犁文集》第一卷,第4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 6侯金镜:《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读茹志鹃小说有感》,《文艺报》1961年3期.
  • 7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J].青春,1980,.
  • 8黄秋耘:《从微笑到沉思-读茹志鹃同志的几篇新作有感》,《上海文学》1980年4月号.
  • 9张光年:《李瑛的诗-序(红柳集)》,《文艺报》1963年3期.
  • 10郭晨:《李瑛性格心理调查表》,《李瑛研究专集》,第56-62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