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探讨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学生道德人格主要包括道德判断力、道德自律能力、道德意志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一要以德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二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三要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道德意志力;四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作者
黄海蓉
机构地区
琼州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0-121,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人格
内容
培育途径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陈国和.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3):69-71.
被引量:40
2
戴黍.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状况分析[J]
.青年探索,2002(6):11-14.
被引量:5
3
骆小婷.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系统教育的思考[J]
.图书馆论坛,2004,24(1):146-148.
被引量:5
4
任祥.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分析与应对[J]
.思想教育研究,2004(1):30-32.
被引量:22
5
王生卫.
论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培养[J]
.思想教育研究,2003(3):28-30.
被引量:18
6
陈付龙,陈富国.论儒家伦理道德对网络人际交往困惑的疏解[J].社会学研究,2004(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方夷敏.沉迷网络游戏就像吸海洛因[N].新快报,2002-10-10.
2
朱文利 程鹏.网络游戏冲击大学校园[N].电脑报,2002-11-04.
3
杨叔子.
德治·育人·人格[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3):6-9.
被引量:44
4
陈爱璞.
高校电子阅览室建设与开发利用的调查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02,22(5):73-75.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85
1
曹颖.
思想政治课中的人格培养功能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28-130.
被引量:2
2
吕建明.
论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4):6-8.
3
时伟.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4):39-39.
4
方焕新.
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7-9.
被引量:4
5
周庠聪.
网络道德素质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36-38.
被引量:4
6
唐刚.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教育的作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1):119-120.
被引量:4
7
郑彦华.
大学生上网的负面性分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113-114.
被引量:1
8
黎梦怡,何立群,张弦,王娇艳.
大学生校园BBS道德失范现象原因探讨[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S1):174-176.
9
邓清华.
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与“网德”培养[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4(4):39-41.
被引量:4
10
王庆星.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养成[J]
.大家,2012(11):262-264.
同被引文献
10
1
孙福兵.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9,29(8):46-48.
被引量:36
2
吴晓芹.
高职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内容与途径探析[J]
.教育探索,2010(5):137-138.
被引量:1
3
鲁石,杨磊.
当代大学生的君子观调查及其教育启示[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0(2):82-84.
被引量:2
4
林丽霞.
论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途径[J]
.继续教育研究,2013(6):108-109.
被引量:4
5
李丹.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102-105.
被引量:22
6
胡伟生.
“君子人格”与当代大学生成长[J]
.教育(高教观察)(中旬),2014(4):54-55.
被引量:1
7
李丹梅.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研究[J]
.船舶职业教育,2014,2(5):63-65.
被引量:2
8
张晓庆.
基于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高校道德人格培育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1):105-108.
被引量:6
9
王生卫.
论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培养[J]
.思想教育研究,2003(3):28-30.
被引量:18
10
陈付龙,陈富国.
论儒家伦理道德对网络人际交往困惑的疏解[J]
.兰州学刊,2004(1):153-15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解静.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对策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156-158.
2
田小林.
论微博时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养目标[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24(6):27-29.
3
苏丽萍.
大学生君子人格培养探究[J]
.河南农业,2018,0(12):41-42.
被引量:1
4
何志芳,李海斌,姜蔓莉.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融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J]
.新校园(阅读版),2016,0(8):15-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会芝.
《论语》君子观对学生当代价值观的影响[J]
.芒种(下半月),2018,0(6):11-12.
2
张喜萍.
萨提亚模式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策略[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31):148-149.
1
郑越,刘双喜.
浅议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J]
.职业时空,2009,5(7):80-81.
被引量:2
2
孙豫峰.
主体间性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0(30):104-106.
3
林丽霞.
论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途径[J]
.继续教育研究,2013(6):108-109.
被引量:4
4
王娜娜.
加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2):105-105.
5
黄建勋.
学生道德意志重在培养[J]
.湖南教育(上旬)(A),1999,0(8):23-23.
6
刘琼华.
论美育的独特性及其对德育的促进作用[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5):45-47.
被引量:2
7
孙松发.
谈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J]
.湖北社会科学,2003(9):110-111.
被引量:2
8
康为杰.
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119-121.
被引量:2
9
彭姝丽,赵玲玲.
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2):91-94.
10
纪守峰,李印福,刘德平.
浅析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的原则[J]
.卷宗,2014,4(3):172-173.
教育探索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