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浅谈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形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巴黎圣母院》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雨果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人物,每个人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表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接受着读者对他(她)们的是非评判。一直以来,人们对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道貌岸然,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也有人认为“克罗德也是个悲剧人物,他既是宗教罪恶势力的代表,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畸形产物。”“而我认为,克罗德的人格具有多面性,是一个善恶并存的、值得怜悯的特殊人物形象.
作者 赵姝孺 曹宇
出处 《神州》 2013年第20期17-17,共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雨果;李玉民.巴黎圣母院[M]{H}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 2陈应祥.外国文学史上册[M]{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 3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H}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 4歌德;钱春绮.浮士德[M]{H}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