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民宗教与政治制度——作为公民宗教的儒教建构之制度条件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公民宗教。这是他为现代政教分离之后的世俗社会提供神性价值的尝试。公民宗教旨在以简单的教条促成公民对是非好坏的判断。其后,贝拉对公民宗教做了进一步阐释,强调公民宗教神圣的非宗教定位,凸显了宪政制度与公民宗教的相互依存关系。归纳起来讲,公民宗教是立宪民主社会的公民习性训练方式,它依赖于宪政制度多于仰仗民俗习惯;它是现代的宗教形式,而不是传统的由信仰神学、仪轨仪式与生活方式构成的标准宗教。对一切尝试儒教复兴的人而言,要将世俗性与神圣性兼具的儒家学说完全改造成标准宗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作者 任剑涛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9,共10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罗伯特·N.贝拉.《美国公民宗教》,陈勇译,载陈明等主编.《原道》第13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126页.
  • 2汲喆.论公民宗教[J].社会学研究,2011(1):118-132. 被引量:21
  • 3钱俊.《“公民宗教”与社会冲突--贝拉专访》,《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年3月号.

二级参考文献39

  • 1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0-41页.
  • 2荷马.《荷马史诗·奥德赛》,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 3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4陈明.《公民宗教与中华民族意识建构》[J].文化纵横,2009,(6).
  • 5陈勇,2007,《公民宗教论综述》,《原道》第十三辑.
  • 6欧阳渐,1996,《与章行严书》,王雷泉编选.《悲愤而后有学--欧阳渐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 7涂尔干,爱弥尔,李鲁宁,赵立玮,付德根译.《孟德斯鸠与卢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8Bauberot, Jean 2007, "Exist-t-il une religion civile republicaine?" French Politics, Culture & Society25(2).
  • 9Bauberot, Jean 2009, "Pour une sociologie interculturelle et historique de la la? cite. " Archives de Sciences Soclales des religions 146.
  • 10Bellah, Robert N. 1967,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 " Daedalus 96.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77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