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剑川海门口遗址综合研究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剑川海门口遗址三次发掘的遗存进行梳理,运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比较,并得出科学的检测结果,对剑川海门口遗址进行遗存、分期、年代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作者
闵锐
机构地区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研究部
出处
《学园》
2013年第15期6-9,共4页
Academy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云宣通〔2012〕68号)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海门口
地层
木桩柱
铜器
分期
年代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11
同被引文献
18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2
1
阚勇.
云南剑川鳌凤山墓地发掘简报[J]
.文物,1986(7):1-20.
被引量:11
2
戴宗品.
云南永平新光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2002(2):203-234.
被引量:19
3
李昆声,闵锐.
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研究[J]
.思想战线,2011,37(4):100-105.
被引量:13
4
THE KANSU PROVINCIAL MUSEUM.
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60(2):53-71.
被引量:97
5
闵锐,万娇.
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2009(8):23-41.
被引量:27
6
阚勇.
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学报,1977(1):43-72.
被引量:73
7
徐学书.
关于滇文化和滇西青铜文化年代的再探讨[J]
.考古,1999(5):75-84.
被引量:29
8
阚勇.
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J]
.考古学报,1981(3):349-368.
被引量:66
9
李晓岑,韩汝玢.
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及其年代[J]
.考古,2006(7):80-85.
被引量:14
10
肖明华.
云南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早期遗址[J]
.考古,1995(9):775-787.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徐学书.
关于滇文化和滇西青铜文化年代的再探讨[J]
.考古,1999(5):75-84.
被引量:29
2
王克荣.
建国以来广西文物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78(9):8-13.
被引量:15
3
阚勇.
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J]
.考古学报,1981(3):349-368.
被引量:66
4
严文明.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J]
.文物,1981(6):41-48.
被引量:134
5
阚勇.
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学报,1977(1):43-72.
被引量:73
6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二)[J]
.考古,1972(5):56-58.
被引量:19
7
作铭.
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J]
.考古,1958(6):5-12.
被引量:33
8
张新宁.
云南德钦县纳古石棺墓[J]
.考古,1983(3):220-225.
被引量:23
9
李永衡,王涵.
昆明市西山区王家墩发现青铜器[J]
.考古,1983(5):479-479.
被引量:14
10
陶鸣宽.
四川会理出土一组编钟[J]
.考古,1982(2):216-21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11
1
张强禄.
再论东南亚大陆的“T”字形环[J]
.南方民族考古,2018,0(2):145-163.
2
雷欣翰.
史前中国制艺传统的地域格局[J]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2):41-59.
3
Jade D'AlpoimGuedes,Ethan E.Butler,王冰言(译),陈志远(校),陈雪香(校).
农业向西南地区传播的限制——基于温度生态模型研究[J]
.东方考古,2020(1):213-232.
被引量:1
4
王俊.
西南农业考古概述[J]
.多彩贵州文化学刊,2020(1):110-131.
5
何林珊.
试论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的几个特点[J]
.长江文明,2019,0(4):27-33.
6
蒋志龙,杨薇,万杨,蒋杰名.
论石榴坝文化[J]
.边疆考古研究,2023(1):103-122.
7
闫红贤,陈洪海.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筒状臂饰初步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3(1):69-85.
被引量:1
8
黄海波,井中伟,刘化石.
川西南地区早期石棺墓所见特殊葬俗探析[J]
.边疆考古研究,2022(1):137-145.
9
卢荣俊.
羊角纽钟初步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1(1):239-263.
被引量:1
10
向明文.
四川盆地青铜烟荷包钺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0(1):169-1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5
1
Jade D'AlpoimGuedes,Ethan E.Butler,王冰言(译),陈志远(校),陈雪香(校).
农业向西南地区传播的限制——基于温度生态模型研究[J]
.东方考古,2020(1):213-232.
被引量:1
2
赵志军,陈剑.
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J]
.南方文物,2011(3):60-67.
被引量:48
3
童恩正.
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J]
.考古,1999(4):79-87.
被引量:43
4
李岩.
东莞村头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J]
.文物,2000(9):25-34.
被引量:15
5
刘成基,吴海贵.
广东广宁县龙嘴岗战国墓[J]
.考古,1998(7):45-59.
被引量:20
6
古运泉,邓宏文.
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98(7):4-16.
被引量:23
7
冯孟钦.
广东封开簕竹口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98(7):38-41.
被引量:5
8
叶杨,史红卫,刘均雄,黄小宏,高爱萍.
深圳市南山向南村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97(6):77-86.
被引量:12
9
李伯谦.
长江流域文明的进程[J]
.考古与文物,1997(4):12-18.
被引量:41
10
阚勇.
云南剑川鳌凤山墓地发掘简报[J]
.文物,1986(7):1-2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1
1
叶志强.
从考古遗迹看羌文化对藏彝走廊的影响[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23(6):5-11.
被引量:1
2
李小瑞.
云南植物考古现状[J]
.南方文物,2016(1):166-170.
被引量:9
3
秦树才,高颖.
西南民族形成问题探究:以“西南夷”为中心[J]
.思想战线,2018,0(2):24-32.
4
高玉,董广辉,杨晓燕,陈发虎.
史前农业传播: 从中国南方到中南半岛[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0,50(6):723-734.
被引量:13
5
赵春光.
泰国青铜时代的年代问题和青铜技术起源[J]
.南方文物,2020(5):106-118.
被引量:2
6
和奇.
石寨山文化农业述略[J]
.四川文物,2021(2):61-73.
7
李帅,赵德云,黎海超,闵锐,张南金(整理/拍摄),刘春城(绘图),余朝臣(绘图),杨佳才(绘图),卢引科(绘图),原海兵,何银宇,张正为,赵振江,郭振新(整理),陈凯(整理),杨硕(整理),严佳豪(整理),段育君(整理).
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2017年墓葬发掘简报[J]
.考古,2021(5):46-62.
8
赵东月,吕正,张泽涛,刘波,凌雪,万杨,杨帆.
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云南大阴洞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方式[J]
.人类学学报,2022,41(2):295-307.
被引量:2
9
赵扬.
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年代及分期[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7):102-105.
10
刘化石,夏珏宝,郭贵诚,李万涛,连锐,张燕,郭怡.
新石器时代晚期凉山地区粟黍农业初探——来自河东田、河头地遗址先民骨骼生物磷灰石的稳定同位素证据[J]
.第四纪研究,2023,43(5):1404-14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陈洪波,管葳.
龙山化:从中国到中南半岛[J]
.南方文物,2023(1):13-17.
2
赵春光.
从泰国班考遗址看华南与大陆东南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J]
.江汉考古,2021(1):97-106.
被引量:2
3
周书灿.
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存外来影响探析[J]
.大理大学学报,2019,4(1):1-5.
4
罗运兵,姚凌,袁靖.
长江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的生业经济[J]
.南方文物,2018(4):96-110.
被引量:10
5
于子然,奚利.
仪式与文本在互文关系下的濡化——基于对兰坪县南松园普米族“告昔戎肯”仪式的田野调查[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39(4):102-106.
6
李培聪,夏峥君.
云南新石器时代农业遗存研究[J]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3):41-45.
7
和奇.
石寨山文化农业述略[J]
.四川文物,2021(2):61-73.
8
崔天兴.
先秦中外文化交流40年研究及进展[J]
.贵州社会科学,2021(6):98-108.
被引量:1
9
赵东月,吕正,张泽涛,刘波,凌雪,万杨,杨帆.
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云南大阴洞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方式[J]
.人类学学报,2022,41(2):295-307.
被引量:2
10
张继效,王伟铭,高峰.
云南景洪娜咪囡遗址植硅体分析[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22,52(3):9-17.
1
章原,王启才.
闻一多和朱自清治学方法比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130-134.
被引量:1
2
胡须勇.
香港的春节[J]
.南方人物周刊,2013(5):108-108.
3
初雪.
口述史学与民俗学基本理论管窥——性质、对象、目的、方法比较[J]
.国外社会科学,1997(1):32-37.
被引量:4
4
邸楠,翟霖林.
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分期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13(3):19-24.
被引量:4
5
赵燕秋.
第二轮志书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记述[J]
.新疆地方志,2015,0(2):30-35.
6
杨立强.
对考古地层学的认识[J]
.文物世界,2013(1):22-24.
被引量:3
7
贺云翱.
考古地层学——考古学者的又一“利器”[J]
.大众考古,2013(3):22-25.
被引量:2
8
易振华.
袁世凯笼络人才[J]
.人才资源开发,2009(7):62-62.
9
丁家奎.
浅析考古地层学的产生和发展[J]
.南方文物,1995(1):103-106.
被引量:2
10
赵世瑜.
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述的回顾与评说[J]
.史学理论研究,2000(4):15-30.
被引量:19
学园
2013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