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时期徽州的农业发展 被引量:1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uizhou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徽州在抗战时期紧邻沦陷区,为推动农业的发展、支援抗战,安徽省各级政府通过设置农业机构、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徽州的农业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粮食作物的产量逐渐增加,经济作物的生产曾一度达到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 Huizhou is close to the districts occupied by Japanes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upport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government of Anhui province at all levels sets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implements policies, and makes the agriculture of Huizhou took great changes, so the yield of food crops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n the produce of economic crops reaches the highest level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 文子明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历史系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7-50,共4页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基金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yfc100131)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徽州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the Anti-Japanese War Huizhou agriculture food crops economic crop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郭从杰.抗战时期安徽的农业推广[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79-82. 被引量:2
  • 2皖南农林实验场三十一年事业概况[M]//大江.战时皖南行政资料.屯溪:中国文化服务社皖南分社,1945.
  • 3胡武林.歙县洋庄茶经营概述[M]//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黄山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 4黄绍耿.长期抗战与一亩地运动[M]//皖南战时一亩地运动.安徽省粮食增产督导处皖南分处,1941.
  • 5增产计划的实施[N].中央日报(安徽版),1943-04-21(02).
  • 6安徽省各县乡镇公共造产办法.歙县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案卷[Z].全宗号27,目录号1,案卷号703,分册号110.
  • 7救灾与防荒督导冬耕与兴修水利[N].复兴日报,1944-11-12(01).
  • 8方端.战时皖南植棉问题[N].复兴日报,1945-3-10(05).
  • 9造林·植棉·春耕——以行动纪念国父忌辰[N].复兴日报,1945-03-12(06).
  • 10袁益诚.皖南茶树更新全貌[N].复兴日报,1945-04-18(12).

二级参考文献6

  •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财政经济(八)·经济部关于战时农业建设方针的工作报告[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 2安徽省档案馆编印.安徽概览[B].1986.
  • 3安徽省图书馆藏.安徽省四年来粮食增产汇报[Z].1945.
  • 4安徽省政府编印.安徽政绩简编[Z].1946.
  • 5安徽省档案馆,蚌埠市档案馆,编.日军侵华在安徽的暴行[B] (内部发行).1995.
  • 6阜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民国)阜阳县志续编[Z].合肥:黄山书社,2008.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