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山林雅集的图-文-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山林雅集图主要表现隐士的林下生活,如策杖、闲话、饮酒、赋诗、赏菊等,并伴有大量题画文字。画家之"意"更加具体明晰,成为画面的真正主题,图像与文学则作为表意元素,图像修辞与文学修辞也成为表意手段,共同完成画家之"意"的传达。
作者
张高元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13年第3期71-76,共6页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关键词
山林雅集图
画家之“意”
图像特性
典故
文化空间
比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1
苏轼.东坡题跋[M].丛书集成初编[C].商务印书馆,1985.
2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A]..宋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34.
3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本.
4
祝允明.刻沈石田诗序[A].怀星堂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本.
5
钱谦益著.钱曾笺注.跋石田手抄《吟窗小会》前卷[A].牧斋有学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
罗兰·巴特.图像修辞学[A].罗兰·巴特.显义与晦义[C].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7
袁裹.修楔石湖作[A].钱谷.吴都文粹续集[C].文渊阁补配文津阁本.
8
文征明著.周道振辑.文征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
庞元济.虚斋名画录[M].宣统乌程庞氏上海刻本.
10
吴宽.匏庵家藏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本.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陈师曾.《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2
《唐子畏墓志并铭》,《唐伯虎全集》附录,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
《读(哀江南赋)》一文,见《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4
《柳如是别传》上卷第一章《缘起》,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5
江兆.《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故宫博物院印行,1988年第三版,图版13.
6
唐寅.《款鹤图》作于1492年.
7
CraigClnnas:Fruif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Reaktion Books. Ltd. pp. 148-166.
8
唐所.《墓志铭》,见《唐伯虎全集》附录五,第621-622页.
9
《明代吴门画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第66页.
10
周道振.《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补辑卷二十五,第1407页.
共引文献
33
1
李程琛.
诗意、德色与自喻——明代中期文人画家闺怨题材绘画探赜[J]
.中国美术研究,2021(4):81-88.
2
王譞.
明四家绘画美学对《红楼梦》图景建构的影响[J]
.中国美学,2021(2):155-166.
3
邵宇.
试析宋代风俗画产生发展的原因[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4):99-102.
被引量:3
4
孙昌武.
关于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J]
.文学评论,2000(5):12-22.
被引量:12
5
卫广来.
求才令与汉魏嬗代[J]
.历史研究,2001(5):77-89.
被引量:22
6
赵轶峰.
晚明士子和妓女的交往与儒家传统[J]
.中国史研究,2001(4):143-156.
被引量:11
7
方高峰.
两晋南朝时期北方流民南下与南北汉人融合述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4):99-103.
被引量:2
8
李瑞明.
陈寅恪的古典今事诗学[J]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5):96-100.
9
刘晓燕.
修辞学视野中的视觉文化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3):122-127.
被引量:9
10
霍旭初.
《梁高僧传·经师论》解读——西域与中原佛教音乐关系之考析[J]
.西域研究,2008(3):49-58.
被引量:4
1
纪琳.
从图像修辞与叙事看绘画性小说的艺格敷词——以《道林·格雷的画像》和《查布克夫人的画像》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7,0(1):29-32.
被引量:1
2
李森.
作为文字的图像——论后现代小说中的图像修辞[J]
.外国文学研究,2014,36(5):81-93.
被引量:4
3
赵宪章.
诗歌的图像修辞及其符号表征[J]
.中国社会科学,2016(1):163-181.
被引量:36
4
郑春凤,贾惠淇.
我们生活在自己命名的白天与黑夜之间——金仁顺小说空间意象解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4):68-70.
被引量:1
5
李加强 ,周方珠 .
中英意象诗歌言意之辩[J]
.山东外语教学,2004,25(1):99-101.
被引量:5
6
赵宪章《诗歌的图像修辞及其符号表征》[J]
.语文学习,2016,0(4):87-87.
7
向彪.
试论《红楼梦》中的谶谣表现艺术[J]
.船山学刊,2002(2):99-103.
被引量:2
8
赵敬鹏.
图像的文学功能——评《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5(2):126-128.
被引量:1
9
段德宁.
语图互文修辞的理论基础及其策略[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1):141-147.
被引量:11
10
夏日光.
具象与具象衔接[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3):56-61.
被引量:8
中国韵文学刊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