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胡适的白话诗歌来看胡适之体
参考文献6
-
1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6.
-
2李兴华;吴奔星.胡适诗话[M]{H}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49.
-
3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70.
-
4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9.
-
5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6.
-
6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29.
-
1王晓明,罗岗.“戈多”究竟什么时候来?——从后朦胧诗看八十年来的新诗发展[J].花城,1994,0(6):189-195. 被引量:3
-
2舒坦(摘编).媒体评出新诗90年十大诗人[J].文学教育,2008(3):157-157.
-
3媒体评出新诗90年十大诗人[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4):3-3.
-
4车延高.现代新诗的发展与创作[J].武汉宣传,2012(20):38-39. 被引量:2
-
5方梅,徐秋儿.论“王梵志”诗对唐代白话诗歌语言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2):94-96.
-
6李岗.从现代主义看穆旦诗歌民族性的再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7):170-172.
-
7侯佳.简论寒山诗对王梵志诗的继承和发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36-39.
-
8刘杰.从中国传统诗歌与西方意象派诗歌双重视域下——分析胡适白话诗歌美[J].大观周刊,2013(1):24-24. 被引量:1
-
9胡用琼,郑小萍.论现代诗歌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J].文学教育,2016(15):112-114.
-
10眭楠.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堂吉诃德——论徐志摩与英国文学的关系[J].湘潮(理论版),2007(12):61-6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