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鲁迅“尼采”的踪迹及意蕴——以鲁迅杂文的历时性细读为中心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鲁迅自留日时期开始、到生命最后阶段为止的尼采接受史,一方面,并非如以往通行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从交会点上向前不断攀升、终至彻底相离的简单线性过程,而是一段从始到终都存在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的抉择、移植和转换、改造的曲折复杂而又紧密连贯的思想经历和写作实践;另一方面,鲁迅对尼采的接受,始终是以鲁迅对尼采其人其书不完整的掌握和理解为基础的,但这恰好也使鲁迅的"尼采"作为鲁迅本人特有的思想镜像与文体要素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作者 李林荣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79,共10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鲁迅 尼采 接受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3

  • 1《怎么写》.
  • 2《新的世故》.
  • 3《<食人人种的话>译者附记》.
  • 4《我和<语丝>的始终》.
  • 5《哈谟生的几句话》.
  • 6《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
  • 7《"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 8《<恶魔>译者附记》.
  • 9姚锡佩.现代西方哲学在鲁迅藏书和创作中的反映(上)[J].鲁迅研究月刊,1994(10):4-15. 被引量:15
  • 10《祝<涛声>》.

共引文献96

同被引文献6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