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野草》的主导情感是早期鲁迅的焦虑体验,具体呈现为孤独焦虑、死亡焦虑和绝望焦虑,集中反映了"五四"落潮时文化转型期的时代困境、进化论思想囹圄、传统伦理与个性情爱矛盾纠结等因素对鲁迅创作的影响。《野草》中,诗人通过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方式用象征隐喻实现了内心焦虑的平衡。焦虑体验的哲理化是《野草》深刻哲学内涵的转换生成形式。焦虑的存在使鲁迅获得了正视自我批判自己的勇气,并从中生发出他独特的反抗哲学。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3-51,共9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鲁迅研究与20世纪中国”(项目编号11AZD06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