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倦怠调查报告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发现一 班主任工作倦怠感并没有外界感知的那样强烈,但是其身心疲惫的状态值得关注。
作者
李明
黄泽军
机构地区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德育》
2013年第13期6-10,共5页
Moral Education China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工作倦怠感
中小学
感知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李明,黄泽军.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7):7-9.
被引量:3
2
李晓娟,孙颖,贾坤荣.
关于培智学校包班制实践的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2010(9):48-52.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丁怡.
从中美特殊教育的比较看“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中国的实施[J]
.中国特殊教育,2001(4):56-60.
被引量:16
2
董毅.
初探综合课教学程序[J]
.中国特殊教育,1996(3):30-33.
被引量:2
3
班华.
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J]
.人民教育,2004(15):9-14.
被引量:92
4
肖非.
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2005(2):8-12.
被引量:83
5
王晓春,张莹,甘怡群,张轶文.
中学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J]
.应用心理学,2005,11(2):170-175.
被引量:42
6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 [J] .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4 (30) " 159-165.
7
Maslach C, Jackson S E. The measurement of expe- rienced burnout [J] .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1981, 2: 99-113.
8
郭文斌.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初步编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3):115-118.
被引量:24
9
郝明君.
我国特殊教育课程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走向[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04-109.
被引量:7
10
许渭生,韩海燕.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构建[J]
.中国特殊教育,2010(5):92-9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6
1
刘春生,李霞.
培智学校包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G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1):46-49.
2
万莉莉.
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实施[J]
.中国特殊教育,2012(3):33-36.
被引量:12
3
曹倩.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包班制教学模式[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68-68.
被引量:4
4
禹春霞.
荡起孩子心中爱的涟漪[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0(5):181-181.
5
李晓娟.
培智学校综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社会实践课程探索[J]
.现代特殊教育,2015(20):54-57.
被引量:4
6
米括,房永霞.
培智学校包班制教学的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7,27(1):121-124.
被引量:1
7
王碧涵,王芳.
培智学校包班制班级教学管理策略的应用[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35(5):109-116.
被引量:4
8
张炎云.
城乡中小学班主任离岗意愿与工作倦怠关系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8(2):51-55.
被引量:4
9
宫蓉蓉.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站管理方向包班制教学模式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3):6-7.
被引量:2
10
纪德奎,樊智慧.
包班制的发展历程及在农村学校中的现实建设[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2):37-4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2
1
无.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1):69-73.
被引量:4
2
朱永新.(2005).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
Elizabeth Holmes.(2006).教师的幸福感(闫慧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
卢家楣.
论青少年情感素质[J]
.教育研究,2009,30(10):30-36.
被引量:67
5
郭肇琪,盛泓洁.
小学骨干班主任工作状况调查研究[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23(5):73-77.
被引量:2
6
杨坤据.
小学班主任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J]
.新课程(综合版),2010(3):8-9.
被引量:2
7
刘丽婷.
我国中小学教师近10年职业倦怠性别差异元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72-974.
被引量:13
8
杨勖,杨雪.
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感的现状及干预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214-214.
被引量:2
9
李家成.
论班主任作为教师团队的关键人——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师团队建设之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12-16.
被引量:32
10
梁慧勤.
广州市白云区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11):32-3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王俊山,卢家楣.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调查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1):52-58.
被引量:7
2
余清臣,徐苹.
组合思维下的未来班级工作机制[J]
.教育科学研究,2017(3):14-18.
被引量:6
3
蒋基豪,李东.
关注学习生活细节提升高中德育水平[J]
.进展,2019,14(11):43-44.
4
余科,龙锋锋.
中职班主任教育资源整合运用能力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泸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调研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3(24):43-4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武岳,郑杰.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J]
.科教导刊,2018(31):179-180.
被引量:4
2
张利平.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J]
.新校园(中旬刊),2015,0(12):190-190.
被引量:2
3
王立硕.
小学设立异性双班主任制的探讨[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0(2):5-7.
被引量:2
4
魏相玲.
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J]
.俪人(教师),2016,0(7):48-48.
5
王新芝.
打造班级管理中坚团队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16,0(35):11-11.
6
陈淼.
我国学校未来班级建设的发展方向[J]
.教学与管理,2018(21):67-69.
7
梁迎秋.
寻找我们的“领头羊”——双班主任制教育案例解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20):56-56.
8
任丽伟,王彦婧,田菲菲,白俊.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沈阳大学虎石台附属实验中学为例[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747-752.
被引量:7
9
佘林茂.
走向教师领导:学校日常生活中的班主任角色构建[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1):63-70.
被引量:7
10
张燕燕,王俊山,秦蓁,陈吉.
个性化教育视角下中小学班主任育人行为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21(8):49-54.
被引量:2
1
张畅.
教师绝不能职业倦怠[J]
.才智,2008,0(16):236-236.
2
高芬.
用“慢”的艺术浸润教育人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2012(6):66-67.
3
罗建忠,屈妮妮,郭丽梅.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工作倦怠感调查与分析——以西部某重点高校为例[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0(10):47-48.
4
郑杰榆.
社工组织应注重人力保养战略[J]
.中国社会工作,2014(3):58-58.
5
叶莲花,凌文辁.
如何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感[J]
.中国劳动,2006(10):54-55.
被引量:2
6
张菁,李琴,张倩.
工作控制感在临床护理教师情绪智力与工作倦怠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杂志,2017,32(4):67-69.
被引量:13
7
翟成蹊.
试析如何降低高校院系学生会成员的“工作倦怠”[J]
.文教资料,2007(27):172-173.
中国德育
2013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