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建构异者,表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7、18世纪,欧洲开始对中国感兴趣并研究中国,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热"。此后,中国母题就不断在德语文学中出现。到19世纪末,欧洲和德国的中国热达到了顶峰。中国母题在许多德语作家的作品得到集中体现。由此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如此多的作家喜欢选用中国母题?本文将以卡夫卡为例说明,德语作家选用中国母题的意图并不在于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对于他们来说,中国因其极度的陌生性,使他们能够随意建构出自己的中国图像。他们在借助自己的中国图像表达他们想表达的意义的同时,不仅能够给读者留下更强烈的印象,而且能够促使读者思考,并使他们获得新的认识。
作者 任卫东
出处 《德语人文研究》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Germanistische Kulturwissenschafte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乐黛云.中国文化通过西方思想家进入世界文化主流[N].中国图书商报 (A).2007(A01)
  • 2Brod,M. Streitbares Leben. Eine Autobiographie . 1960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