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当前我国私人刑事调查的侦查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私人刑事调查当前在我国却出现了侦查化的特征,这主要包括私人刑事调查的外观侦查化和内质侦查化两方面。它们的出现虽有一定现实合理性,但缺陷非常巨大。针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应在宪法层面提倡私力救济入宪,在专门性法律制度建构层面要求设置私人刑事调查相关法律,为比较可行的方略。
作者
欧阳爱辉
机构地区
南华大学
出处
《公安研究》
2013年第7期22-29,共8页
Policing Studies
关键词
刑事侦查
私人刑事调查
法律规制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孙展《陕西府谷县非法监听官员电话事件内幕调查》,载http://news.sina.tom.cn/c/2003-04-2I/09421007421.shtml.
2
万毅.
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批判[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110-115.
被引量:26
3
万毅.
证据“转化”规则批判[J]
.政治与法律,2011(1):130-140.
被引量:84
4
石子坚.
捉奸不必在床 我的美国私家侦探办案故事[J]
.检察风云,2011(2):18-19.
被引量:2
5
[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
Celia R. Taylor. Self-Help in Contract Law: An Exploration and Proposal. In: Wake Forest Law Review, vol. 33 (1998), p. 841-907.
7
万毅.
私人违法取证的相关法律问题——以记者“暗访”事件为例[J]
.法学,2010(11):137-147.
被引量:22
8
黑丁,王丽英,范静.
中国私家侦探违法犯罪现状[J]
.检察风云,2011(2):8-1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陈桂明,计格非.
民事诉讼证据合法性的重新解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3(2):99-104.
被引量:14
2
王刚.
论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建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4):56-61.
被引量:22
3
朱铭元.
司法实践的新观念——纪检监察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J]
.探索与争鸣,2007(1):44-47.
被引量:11
4
龙宗智.
取证主体合法性若干问题[J]
.法学研究,2007,29(3):133-143.
被引量:90
5
[苏]H.B.蒂里切夫等编著.苏维埃刑事诉讼[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
6
周文水.私家侦探,游走在法律边缘[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3/919l/853754.html.
7
[苏]切里佐夫.苏维埃刑事诉讼[M].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55.
8
王晓霞.
论初查证据的证据能力[J]
.人民检察,2007(09X):41-45.
被引量:17
9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1.
10
(美)英博等著,何家弘等.审讯与供述[M]群众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133
1
倪利.
两法衔接下的行政执法证据准入问题新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110-116.
被引量:1
2
邓立军,赖经纬.
技术侦查效益的实证研究[J]
.法治论坛,2023(3):137-153.
3
林艺芳.
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所获证据的证据资格审思[J]
.证据科学,2021(1):41-53.
被引量:5
4
秦前红,周航.
党纪处分与政务处分的衔接协调及运行机制[J]
.中国法律评论,2021(1):167-178.
被引量:15
5
闫洁.
也谈'情况说明'[J]
.楚天法治,2018,0(36):16-18.
6
吴思远.
对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的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113-116.
被引量:2
7
周羚敏,周卫民.
证据排除规则视野下的私人非法取证[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5):14-18.
被引量:3
8
欧阳爱辉.
中国私人刑事调查问题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6):59-63.
9
葛洪义.
试论法律论证的源流与旨趣[J]
.法律科学,2004,22(5):30-35.
被引量:49
10
王茂庆.
法律理性与法律教育[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2):22-30.
被引量:15
1
欧阳爱辉.
中国私人刑事调查问题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6):59-63.
2
欧阳爱辉.
论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的宪法基础[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4):60-63.
3
欧阳爱辉.
论非法私人刑事调查的法律责任[J]
.运城学院学报,2013,31(3):53-59.
4
欧阳爱辉.
我国私人刑事调查现状分析[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39-44.
被引量:1
5
欧阳爱辉.
我国私人刑事调查的主要弊端及其消解[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54-58.
6
欧阳爱辉.
当前我国私人刑事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J]
.职大学报,2014(1):99-104.
7
欧阳爱辉.
近年国内私人刑事调查研究述评[J]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1):65-68.
被引量:1
8
欧阳爱辉.
私人刑事调查的特征与类别考[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8-44.
被引量:7
9
欧阳爱辉.
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实现的监督约束体系设计[J]
.职大学报,2013(3):70-75.
10
欧阳爱辉.
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实现的监督约束体系设计[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4):24-29.
公安研究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