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8-49,共2页
Accounting Research
参考文献5
-
1杜兴强,李文.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J].会计研究,2000(6):30-36. 被引量:188
-
2颜爱如 李自如.当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3.
-
3杜兴强,会计研究,2000年,6期
-
4颜爱民,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3期
-
5中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专题,1999年
共引文献187
-
1苑泽明,刘冠辰,李萌,富钰媛.新中国成立70年无形资产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9,0(11):20-27. 被引量:7
-
2唐建坤.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理论探讨[J].北方经贸,2006(8):8-10. 被引量:2
-
3党夏宁,杨海峰.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本价值确定及其内在关系[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z1):279-283. 被引量:1
-
4薛洪岩.试论人力资产要素的确认[J].商业研究,2002(18):22-23.
-
5杨忠海.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测度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4(14):48-49. 被引量:1
-
6李长银.我国经济环境的变迁与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J].科技经济市场,2006(11). 被引量:1
-
7桂良军.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几点疑问和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1-33. 被引量:4
-
8曹姝.将人力资源会计融于传统会计理论的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9-30.
-
9陈秀花.人力资源会计初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16.
-
10刘超宇.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及披露[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2):106-109.
同被引文献96
-
1刘仲文,程菲.关于实现人力资源会计第二次飞跃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4(7):10-12. 被引量:3
-
2张俊瑞.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1987(2):45-47. 被引量:19
-
3徐勇,谢卫东,李志鹏,岳欣.关于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1999(12):7-10. 被引量:25
-
4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下)[J].财会通讯(上),2004(8):12-14. 被引量:41
-
5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上)[J].财会通讯(上),2004(7):14-17. 被引量:27
-
6吕元香.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方法的探讨[J].财会月刊(合订本),2000(2):15-15. 被引量:15
-
7薜进军.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新趋势[J].经济学动态,1993(4):63-69. 被引量:1
-
8王湛.人力资源与自创商誉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合订本),2000(16):37-38. 被引量:6
-
9丁力.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05(4):23-24. 被引量:18
-
10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的四大难题[J].会计研究,1995(12):20-22.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31
-
1王毅.人力资源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梧州学院学报,2002,13(3):27-30.
-
2王成,孙玉甫,张彦明,王宪水.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3):77-80. 被引量:1
-
3谢继蕴.论中国特色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相关问题[J].商业研究,2004(18):4-7. 被引量:2
-
4王文君.从反面观点看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兼谈人力资源会计假设[J].成都师专学报,2002,21(4):39-41.
-
5王燕妮,郑少锋.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模式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35-37.
-
6龚志宏,牛惊雷.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5S):48-49.
-
7黄申.析人力资源商誉观及商誉本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2(3):28-32. 被引量:2
-
8张小玉,庄小丽,习德萍.浅谈如何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06X):294-294. 被引量:1
-
9马广林,刘娟,孙平.人力资源会计刍议[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6(3):39-40.
-
10钟纯,张晓峰.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5(3):99-10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5
-
1刘大为.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物期权计量方法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17-21. 被引量:1
-
2杨桃源,黄海霞,庄会宁.击破地方保护[J].瞭望,2002(11):13-17. 被引量:1
-
3于庆东,唐赤华.基于剩余分配的企业人力资源确认与价值计量[J].企业经济,2005,24(4):89-90. 被引量:1
-
4杨芳,王桂荣,林伟伟.我国智力资本会计研究的误区与修正[J].现代管理科学,2006(3):84-85. 被引量:1
-
5程苓峰.不可能不赌,而且都是大赌——周伟焜自述 IBM 软件集团的战略路径[J].中国企业家,2006,42(5):94-95.
-
6屠光绍.创新: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动力[J].现代商业银行,2006(11):10-13. 被引量:1
-
7夏洁,曾显斌.新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7(02Z):304-304. 被引量:1
-
8胡美娟.企业离职员工的价值计量[J].商场现代化,2007(08X):283-283.
-
9陈晓云.劳资矛盾心理契约预警机制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2):80-84. 被引量:6
-
10刘永锋,舒昌.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存在问题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171-172. 被引量:1
-
1练传喜.浅探职业企业家的成长机制[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0-23.
-
2代庆中,王育春.谈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J].国内外经济管理,1990(5):25-26.
-
3张莹丹.论市场营销对企业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3(2):127-127. 被引量:4
-
4杨顺龙.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15):210-210.
-
5祖煜东.探究市场经济下国企信息需求及保障[J].化工管理,2015(17):84-84.
-
6冯鹏程.中国领跑革新尚存致命短板[J].人民论坛,2013(4):30-31.
-
7王雅黎.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7(7):172-174. 被引量:4
-
8李校利,杨涛.学界对先进生产力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5,21(7):27-29. 被引量:2
-
9杨艾琳.从职业经理人到企业家[J].现代管理科学,2003(10):29-30. 被引量:3
-
10董亚锋.“霸”亦有“道”[J].半月谈,2014(1):8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