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政问责公信力,是相关公共权利主体通过问责制在实践中的规范、有效运行获取社会公众对问责制度本身以及对政府公共行为的信任、拥护和支持的一种能力。确保问责制度设计的公正性和运行的有效性是提升问责公信力的基础。当前我国政府问责过程面临的公信力困境主要表现在:问责制设计目的性与手段性的错位、政治道义责任对行政法律责任的替代、问倒官员的力度与官员复出的速度间的矛盾、问责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等。问责公信力的提升途径是:完善问责制设计的理论研究,规范问责公信力的价值基础;加快问责立法进程,规范问责程序,奠定问责公信力的法制基础;深化制度建设,完善问责制的组织领导和运行体制,夯实问责公信力的制度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打造责任文化,重塑问责公信力的伦理基础。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共4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行政问责制国际比较研究"(12BZZ043)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问责研究"(HB11GL057)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