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55,共4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共引文献34
-
1侯利阳.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共治:嬗变与启示[J].经济法研究,2023(1):193-211. 被引量:1
-
2金太军,施从美.论政府的网上责任[J].政治学研究,2001(2):47-56. 被引量:43
-
3林丽军.网络政治的特点分析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0):244-245. 被引量:3
-
4魏爱棠.网络文化与素质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4):38-41. 被引量:14
-
5汪玉红,刘志辉.网络伦理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S2):122-124.
-
6郭华玲.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模式分析[J].现代机械,2006(2):92-94. 被引量:2
-
7段志超.政治技术:一个文献的研究[J].学海,2006(4):194-202. 被引量:1
-
8贾宝林.网络民意与政府决策[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3):29-33. 被引量:7
-
9黄三生.论电子政府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25(2):115-119. 被引量:1
-
10郭小安,徐蓉蓉.试论网络时代政治控制的困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3):83-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0
-
1熊绍辉.论网络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0(5):14-16. 被引量:42
-
2孙少晶.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
3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09).
-
4胡继东,沙顺利.试论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6):6-8. 被引量:2
-
5林天宁,斯赵梁,邬小撑.“第四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0(1):68-70. 被引量:9
-
6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1):22-31. 被引量:154
-
7李兰芬.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7):39-43. 被引量:36
-
8林晓梅,陆永平.网络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0(4):77-80. 被引量:32
-
9范笑仙,刘东锋.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1):80-82. 被引量:61
-
10陆宏.网上课堂能否替代传统课堂[J].中国电化教育,2003(2):76-7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8
-
1孙爱军.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对网络文化的坚守与突破[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67-69. 被引量:3
-
2钱静珠.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39-41. 被引量:2
-
3刘爱萍,斯荣喜.独立学院校园网络文化创新探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9(3):102-105.
-
4王卫东.网络文化下的校园德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1(8):28-29.
-
5苏益南,董家友.抢占思想阵地 倡导网络文明[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9-12. 被引量:6
-
6周学红.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效应及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3):75-77.
-
7钟兆明,许炜铭,黄华利.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几点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B06):19-21. 被引量:1
-
8孙爱军.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策略[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王卫一,王丽.网络文化对青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59-62. 被引量:4
-
2马援.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4):46-49.
-
3郑礼平,郑栋.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8(3):10-13. 被引量:1
-
4邢玉美.再谈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129-129. 被引量:1
-
5谢淑华.试析网络时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J].金田,2012(10):166-166.
-
6温小强.“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84-88. 被引量:7
-
7邢蕊.关于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思考——从一则案例说起[J].新课程研究(下旬),2009(12):40-42.
-
8齐玉龙.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及构建[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165-1168. 被引量:7
-
9欧阳九根.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133-134. 被引量:14
-
10雷霆.文化素质教育的互联网+时代[J].知识经济,2016(11):100-100. 被引量:1
-
1陆振芳.运用网络平台,加强家校联系[J].教育科研论坛,2007(5):52-53. 被引量:1
-
2程亚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探析[J].沧桑,2007,0(3):129-130.
-
3刘淑珍.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2):65-66. 被引量:6
-
4赵大鹏.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职教研究,2005,0(1):104-104. 被引量:1
-
5毛建青.“网络社会”与高校德育工作[J].教育现代化,2002(9):6-7.
-
6汪益民,彭列平.转变高校德育观念——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1(1):35-37. 被引量:6
-
7陈波升.网络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8(2):113-114. 被引量:1
-
8王刚.如何面对网络社会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96-97. 被引量:1
-
9邢建华.试论大学生与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J].龙岩学院学报,2010,28(4):82-86. 被引量:2
-
10车桂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5(10):1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