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8期21-24,共4页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参考文献2
-
1DavidWKalich,TetsuyaAman,LibbieABuchele.SocialandhealthpoliciesinOECDcountries:Asurveyofcurrentprogrammesandrecentdevelopments.Paris:HeadofPublicationServiceOECD,1998.
-
2PANAmericanHealthOrganization.HealthintheAmeri-cans1998.EditionVolume1,Washington.D.C.20037.USA,1998.
同被引文献68
-
1巫宁耕.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3):88-95. 被引量:7
-
2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4(3):86-98. 被引量:189
-
3周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1996(1):100-114. 被引量:18
-
4程晓明,毛正中,郭清,卢祖洵,鲍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筹资[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73-1376. 被引量:30
-
5刘纪新.智利的社会救助制度[J].拉丁美洲研究,2001,23(5):49-53. 被引量:3
-
6韩国的健康保险制度[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5):315-318. 被引量:3
-
7魏颖.大陆卫生筹资政策的讨论[J].中国卫生经济,1995,14(1):5-8. 被引量:8
-
8魏颖.我国现有各类卫生筹资模式介绍[J].卫生经济研究,1996,13(12):4-8. 被引量:2
-
9江捍平,张丹,罗乐宣,程锦泉,杨布才,谢诺斯,林良强,王云霞,贾利高,卢祖洵.深圳市参加医疗保险的劳务工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5):311-313. 被引量:8
-
10世界银行.卫生保健筹资-中国的问题和选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引证文献4
-
1吴建,宋瑶,张鹤.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04,13(4):357-365. 被引量:12
-
2谢长勇,张鹭鹭,杨鸿洋,安伟,孙博.基于人群健康的国家卫生筹资系统建模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5):12-15. 被引量:1
-
3谢昌辉,张寿斌,赵锦,姚国仙,洪剑平,陈勇彬.深圳市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购买的“三棱锥”模型构建及相关利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1):3494-3496. 被引量:3
-
4李孜,臧昭书,刘宇,蔡筱英,金新政.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系统筹资模式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3,17(3):55-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齐心,厉才茂.北京市残疾人医疗保障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7,24(2):48-50. 被引量:8
-
2张敏,睢党臣.论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41-45.
-
3陈埙吹,姚岚,易春黎,陈瑶,李建.我国城市医疗救助的现状与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9):628-632. 被引量:14
-
4褚方亮,王汝芬,唐云锋.国内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概况[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1S):40-41. 被引量:6
-
5易春黎,张丽芳,李建,陈瑶,魏占英,姚岚.6个城区1053户贫困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2):86-89. 被引量:3
-
6刘近安,孙辉,徐凌中,曹秀玲,唐承,杨振辉,王兴洲.农村贫困人群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5):595-596. 被引量:10
-
7张菊英,高霞,杨洋,刘毅,马骁.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现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52-254. 被引量:6
-
8熊光练,夏苏建,吴静.加强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3):199-201.
-
9陈丽,包品红,洪捷,孔研,陈恺璇,尹龙燕.对建立与完善医疗救治法律的思考——从病案信息建设谈起[J].现代医院,2009,9(9):83-86. 被引量:2
-
10谢长勇,张鹭鹭,杨鸿洋,李玲,欧崇阳.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逻辑模型构建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2):13-15. 被引量:2
-
1孙海宁.印度尼西亚卫生保健筹资概况[J].中国卫生经济,1997,16(1):61-62. 被引量:3
-
2江会根.西方国家卫生保健体制的特征与启示[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4):99-100.
-
3韩雷亚,罗五金.政府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卫生保健筹资中的作用[J].卫生软科学,1999,13(1):25-31. 被引量:1
-
4罗五金.中国农村贫困地区需方卫生保健筹资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14(6):330-333.
-
5李国鸿,金安娜.韩国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与评价[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4,21(1):1-6. 被引量:9
-
6王小万,刘丽杭,冯芮华.我国政府卫生投入的特点与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2-6. 被引量:4
-
7罗五金,韩雷亚.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卫生改革的若干政策问题[J].卫生软科学,1999,13(1):3-7. 被引量:4
-
8罗五金.中国农村地区卫生保健筹资的回顾与评述[J].中国卫生资源,1998,1(3):116-117.
-
9罗五金,魏颖,肖庆伦,刘远立,韩雷亚.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卫生保健筹资与组织政策研究[J].卫生软科学,1999,13(1):20-25. 被引量:1
-
10韩雷亚,陈迎春,张海宏,罗五金,王启光,杨明强,杨兴全,余梅香.适度筹资 保大兼小——云南省龙陵县合作医疗方案的制订[J].中国卫生经济,1998,17(9):44-4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