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之浅见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敦煌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敦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敦煌应该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做出表率。
作者
马德
机构地区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基金
2012年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725300)之三"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多元数据检索与知识发现"(2012CB725303)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41)
关键词
敦煌
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战略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参考文献
2
1
韩春平.《敦煌学数字化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
2
周明全编著.《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同被引文献
108
1
刘子娟,王聪华.
古代泰山石刻的三维真实可视化[J]
.科技信息,2009(1):591-593.
被引量:3
2
赵昆.
试论数字化博物馆[J]
.北方文物,2002(1):94-97.
被引量:10
3
李文昌.
发展中的中国数字化博物馆[J]
.国际博物馆,2008(1):61-69.
被引量:46
4
胡同庆.
敦煌石窟艺术概述[J]
.敦煌研究,1993(3):16-34.
被引量:13
5
王裕昌.
数字化博物馆的探索[J]
.甘肃科技,2005,21(5):83-84.
被引量:8
6
刘刚,张俊,刁常宇.
敦煌莫高窟石窟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J]
.敦煌研究,2005(4):104-109.
被引量:41
7
鲁晓波.
飞越之线——信息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社会功用[J]
.文艺研究,2005(10):122-126.
被引量:23
8
王涌天,郑伟,刘越,常军,黄天智,王立峰,苗春.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圆明园现场数字重建[J]
.科技导报,2006,24(3):36-40.
被引量:33
9
胡效来.
留住古陶历史 传承地方文化——平遥县档案馆复制清代版《平遥县志》纪实[J]
.中国档案,2006(12):56-58.
被引量:1
10
朱海霞,权东计.
论城市经营与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塑造——兼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2):121-12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6
1
曹福然,马雨墨,熊威.
数字化文化遗产与提升城市形象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21(4):133-140.
被引量:9
2
刘锦宏,夏高奎,张亚敏.
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2):124-126.
被引量:7
3
王晓光,江彦彧,张璐.
敦煌壁画图像语义描述层次模型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9):122-129.
被引量:12
4
李莉.
简论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J]
.文物世界,2016(1):74-75.
被引量:2
5
陈振旺,樊锦诗.
文化科技融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以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为例[J]
.敦煌研究,2016(2):100-107.
被引量:45
6
李绍彬,雷炀.
基于照片建模的大足石刻数字化保护[J]
.华夏考古,2016(2):146-152.
被引量:5
7
胡永祥.
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策略探讨[J]
.丝路视野,2017,0(4):103-103.
被引量:1
8
郑少开,丁军,郑书民.
文化遗产的全生态综合信息化建设——以北庭故城遗址为例[J]
.北京测绘,2018,32(12):1446-1451.
被引量:4
9
柳媛.
浅析历史文化遗产文化品牌化发展路径[J]
.今古文创,2020(15):61-62.
被引量:2
10
高劲松,张园芳,胡秋萍,彭博.
基于关联数据的文物信息资源融合方法研究[J]
.情报科学,2020,38(12):36-4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马超,陈豫苏.
数字时代城市形象的重塑——以扬州市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1,7(24):16-21.
被引量:3
2
赵薇.
数字时代人文学研究的变革与超越——数字人文在中国[J]
.探索与争鸣,2021(6):191-206.
被引量:33
3
朱丽雅,张珺,洪亮,罗绍辉,兰度.
数字人文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J]
.知识管理论坛,2022(1):87-100.
被引量:5
4
刘爱琴,郭舒淇.
基于关联数据的社交媒体档案信息的挖掘与揭示[J]
.山西档案,2023(1):51-62.
被引量:1
5
李康敏.
5G时代下的文物共享——以“数字敦煌”项目为例[J]
.石窟寺研究,2023(1):266-277.
被引量:1
6
李强.
田野考古工作中测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特点分析[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0(1):128-132.
7
王巍,陈玉彬,吴雨珩.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法的非遗三维数字模型生成与优化研究——以石市竹木雕为例[J]
.创意设计源,2022(3):68-75.
被引量:3
8
邓婷,谢茜.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安徽文化品牌的短视频社交策略研究[J]
.包装工程,2022,43(S01):80-84.
9
陈涛.
目标检测在数字人文图像中的应用尝试[J]
.数字人文研究,2021,1(3):39-50.
被引量:2
10
李燕飞,徐莉娜,方晓芸,王磊,赵林毅,俞洁.
纯丙烯酸乳液的表征、性能及其在壁画保护中的应用[J]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2(3):66-78.
被引量:2
1
贾秀清,王珏.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到创新性传承[J]
.文化月刊,2011(12):28-31.
被引量:8
2
雷媛.
樊锦诗 敦煌的女儿(上)[J]
.党政论坛,2016(8):54-55.
3
王旭东.
守望敦煌[J]
.敦煌研究,2016(5):14-18.
被引量:1
4
马圳联.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5):15-16.
被引量:4
5
沈峥,王新,李大鹏.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探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32(5):43-47.
被引量:2
6
李绍彬,雷炀.
基于照片建模的大足石刻数字化保护[J]
.华夏考古,2016(2):146-152.
被引量:5
7
倪浩然,王麒.
明珠出匣——千古莫高窟引领遗产数字化发展[J]
.中外文化交流,2016,0(7):53-55.
8
郭薇.
古代壁画数字化保护的理念与实践[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3):44-46.
被引量:4
9
陈杰.
“数字化”保护北京古都风貌[J]
.北京观察,2015(10).
10
范伟,毛毳.
AR技术在传统民间家具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以曾国藩故居家具保护为例[J]
.艺海,2015(9):57-58.
被引量:3
敦煌学辑刊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